椒兰本香草,灵均感数化。
方知骚人旨,寓物每多假。
文裕名儒臣,楩梓比声价。
胡于日及花,叹咏百从借。
抚卷一沈思,其笑乃胜骂。
阉晻方煽逆,中外遭恐吓。
一朝出阳曜,砉若冰山卸。
彼睹何如槿,荣落孰久乍。
公时赋闲居,辞气整以暇。
或以喻调羹,味可扮榆亚。
否或道生气,易植胜桑柘。
玉以美其色,不比朱颜姹。
它年立朝节,于此徵蕴藉。
官因桂萼左,荐者桂州夏。
同桂而异臭,物理信堪讶。
何如玉蕤荣,一气任开谢。
不惟诗旨深,书法亦称霸。
奴视赵与董,北海斯方驾。
学士公裔孙,清望拟嵩华。
亦以文学显,手泽宝签架。
招邀皆巨公,傅玩引飞斝。
一从座后观,敛手起惊诧。
墨光聚花气,满堂交激射。
袖得馀香归,芬蕴美清夜。

题陆耳山学士家藏明陆文裕公书玉蕣诗卷

椒兰本香草,灵均感数化。

方知骚人旨,寓物每多假。

文裕名儒臣,楩梓比声价。

胡于日及花,叹咏百从借。

抚卷一沈思,其笑乃胜骂。

阉晻方煽逆,中外遭恐吓。

一朝出阳曜,砉若冰山卸。

彼睹何如槿,荣落孰久乍。

公时赋闲居,辞气整以暇。

或以喻调羹,味可扮榆亚。

否或道生气,易植胜桑柘。

玉以美其色,不比朱颜姹。

它年立朝节,于此徵蕴藉。

官因桂萼左,荐者桂州夏。

同桂而异臭,物理信堪讶。

何如玉蕤荣,一气任开谢。

不惟诗旨深,书法亦称霸。

奴视赵与董,北海斯方驾。

学士公裔孙,清望拟嵩华。

亦以文学显,手泽宝签架。

招邀皆巨公,傅玩引飞斝。

一从座后观,敛手起惊诧。

墨光聚花气,满堂交激射。

袖得馀香归,芬蕴美清夜。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陆文裕的《题玉蕣诗卷》的原文,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椒兰本香草”,这句诗描绘了玉蕣这种植物本身具有的香气,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方知骚人旨,寓物每多假”,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中寓情于物的深刻理解,认为诗人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往往需要借助象征、隐喻等手段来表达,这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文裕名儒臣,楩梓比声价”,这里的“楩梓”指的是优质的木材,比喻为名儒之才,强调了文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地位。
“胡于日及花,叹咏百从借”,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短暂性的感慨。
再然后,“抚卷一沈思,其笑乃胜骂”,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种反讽的手法,表达了对于某些事物或行为的不屑和轻蔑。这种手法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来表达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坚定立场。
“阉晻方煽逆,中外遭恐吓”,这里使用了“阉晻”和“煽逆”这样的词汇,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现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种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愤慨。
“一朝出阳曜,砉若冰山卸”,诗人在这里用“阳曜”和“冰山卸”这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政治改革带来的新气象和变革,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期待和憧憬。
“彼睹何如槿,荣落孰久乍”,诗人通过对比槿(一种植物名)和玉蕣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多变的感慨。
“公时赋闲居,辞气整以暇”,这句诗描述了陆文裕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和清醒头脑,这种精神状态值得赞扬。
“或以喻调羹,味可扮榆亚”,这句诗中的“调羹”和“榆亚”都是古代的食材,诗人在这里用它们来比喻陆文裕的诗文,表达了对他才华的赞赏。
“否或道生气,易植胜桑柘”,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于社会变革和个人成长的不同看法。他认为虽然有些人可能会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感到自满,但最终能够真正成就事业的人还是那些敢于创新和不断努力的人。
“玉以美其色,不比朱颜姹”,这句诗强调了玉的品质和内涵远胜于外表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在美的追求和赞美。
“它年立朝节,于此徵蕴藉”,这句诗通过描述陆文裕未来可能取得的成就,表达了对于他未来的祝福和期望。同时,这也表明了陆文裕在文学和道德方面的卓越品质。
“官因桂萼左,荐者桂州夏”,这句诗揭示了陆文裕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的原因,即他的品德和才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描绘陆文裕的个人经历和政治态度,展现了他在那个时代所展现出的独特风采和卓越才华。同时,诗人也通过对陆文裕的评价和赞誉,表达了对于优秀人物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