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闻暮鸦声,窗瞑已辍读。
鸦阵日一过,乍空声肃肃。
前者若得意,后者奋相逐。
最后或两三,哀鸣飞更速。
怪问旁人言,市后有乔木。
日出鸦四飞,日入群就宿。
吁嗟复吁嗟,我岂如此鸦。
【注释】
院斋纳凉杂成 其一:院中书房乘凉,随意写成此诗。
每闻暮鸦声:每当听到傍晚乌鸦鸣叫声。
窗瞑已辍读:太阳下山了,我放下手中的书,休息一会儿。
鸦阵日一过:夕阳西下,一群乌鸦飞过去。
乍空声肃肃:忽然,空中响起了一片肃穆的叫声。
前者若得意:前面的乌鸦好像很得意。
后者奋相逐:后面的乌鸦振翅追赶着前面得意的乌鸦。
最后或两三,哀鸣飞更速:有时是三四只乌鸦,在凄厉地鸣叫着,飞得更快。
怪问旁人言:奇怪,我向旁人打听,为什么只有两三只乌鸦?
市后有乔木:市场上有一棵树很高大。
日出鸦四飞,日入群就宿:早晨看见四只乌鸦飞走,晚上又看见一群乌鸦聚集在一起。
吁嗟复吁嗟,我岂如此鸦:叹息啊,我怎么能像那些乌鸦那样呢?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南城尉时。诗人以“暮鸦”自喻,借写乌鸦鸣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年华易逝的感慨。
首二句说诗人在院中书房乘凉,随意写下了这首诗。“每闻”两句是说每当听到黄昏乌鸦的鸣叫声时,他放下手中的书,歇一会去休息一下。“鸦阵”三句是说夕阳西下的时候,一群乌鸦飞过。“乍空”三句是说忽然,空中传来了一片肃穆的叫声。“前者”三句是说前面的乌鸦好像很得意。“后者”三句是说后面的乌鸦奋力追赶着前面的得意的乌鸦。最后一句说有时三两只乌鸦,发出凄凉的叫声,飞得更快。“怪问”一句是说很奇怪,我向旁人打听,为什么只有两三只乌鸦?“市后”两句写市场后面有一棵树高大。“日出”两句是说早上看见四只乌鸦飞走,晚上又看见一群乌鸦聚集在一起。“吁嗟”两句是说叹息啊,我怎么能像那些乌鸦那样呢?(诗人感叹自己的一生也像乌鸦一样短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