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江多湿居,物疵帝心悼。
厥力藉熨攻,首事资润导。
漏液坎莫缝,立柴釜时燠。
槛脉根荧台,风户位丹灶。
蒸沸为云浮,望气知候到。
沆瀣回阳轮,璎珞结风纛。
讵惟起痿痹,实亦功旱涝。
远客至以踵,居民多见耄。
心悦锐先裸,肤切怯初蹈。
腠理觉竖奔,膏肓拟丁凿。
疾去喜微眩,浆流患真耗。
霍然起披衣,群山动孤操。
这首诗出自《五君咏》,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浴汤池:沐浴在热水中。
- 濒江多湿居:靠近江边的地方有很多潮湿的房子。
- 物疵帝心悼:事物的缺点引起了皇帝的忧虑(疵,瑕疵)。
- 厥力藉熨攻:凭借力量进行熨烫(厥,代词,其;攻,用……攻击;熨,熨斗)。
- 首事资润导:首先的事情需要润泽引导(首事,首先处理的事情;资,依靠;润,滋养;导,引导)。
- 漏液坎莫缝:漏掉的水无法填补(漏液,漏水;坎,坑陷;莫,不;缝,缝合;坎莫缝,无法修补)。
- 立柴釜时燠:立着的柴炉随时保持温暖(立柴釜,直立的炊具;时燠,随时保持温暖)。
- 槛脉根荧台:门槛上生长的植物(槛脉,门槛上的纹理;根荧台,根部像荧台一样)。
- 风户位丹灶:通风的地方设置着红色的烹饪器具(风户,通风口;位,安置;丹灶,红色的烹饪器具)。
- 蒸沸为云浮:沸腾的水汽如同云朵飘浮(蒸沸,沸腾;为云浮,如同云雾飘浮)。
- 望气知候到:通过观察云气预测天气变化(望气,观察云气;知候,了解气候;到,到来)。
- 沆瀣回阳轮:夜晚的露水回到了太阳(沆瀣,露水;回阳轮,回到太阳)。
- 璎珞结风纛:风车上装饰着璎珞(璎珞,珠宝串饰;结,连接;风纛,指风车的旗帜)。
- 讵惟起痿痹:只是治疗了四肢无力的疾病(讵,岂;惟,只是;痿痹,四肢无力的疾病)。
- 实亦功旱涝:实际上是治理了旱灾和涝灾(实,确实;亦,也;功,功效;旱涝,旱灾和涝灾)。
- 远客至以踵:远方的客人纷纷来访(远客,远方的客人;至,到来;以踵,接连不断)。
- 居民多见耄:居民们大多已经年老(居民,居住在这里的人;见,看见;耄,年老)。
- 心悦锐先裸:内心喜悦的人迫不及待地脱去外衣(心悦,内心喜悦;锐先裸,迫不及待地脱掉外衣)。
- 肤切怯初蹈:皮肤敏感的人最初不敢触碰(肤切,皮肤敏感;怯,害怕;初蹈,最初接触)。
- 腠理觉竖奔:皮肤的毛孔感觉像是竖直的水流(腠理,皮肤的毛孔;竖奔,竖直的水流)。
- 膏肓拟丁凿:膏肓之病就像用刀雕刻一样难以治愈(膏肓,膏肓之病,比喻难以治愈的疾病;拟,比作;丁凿,用刀雕刻)。
- 疾去喜微眩:疾病解除后感到非常高兴(疾去,疾病解除;喜,高兴;微眩,轻微的晕眩)。
- 浆流患真耗:疾病痊愈后身体得到了真正的调养(浆流,疾病痊愈后身体得到滋润;患真耗,真正的调养)。
- 霍然起披衣:霍然站起来穿上衣服(霍然,突然之间;起,站起来;披衣,穿上衣服)。
- 群山动孤操:仿佛整个山脉都在为他鼓掌欢呼(群山,山脉;动,鼓掌欢呼)。
这首诗通过对各种自然现象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与健康状态的追求。诗中的“霍然起”和“群山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激之情。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秩序的赞美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