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无一就,嗒然卧深巷。
面长愧乞米,心枯乏藏酿。
十日小出门,万景厉遒状。
瘦鬼驱蒲鞭,豪奴走华饷。
更闻井里喧,索逋而不让。
儿童喜抃跃,衰耄感雕丧。
同时各殊情,触目引惆怅。
大雪人尽饿,此时信微尚。
敢言无事贫,所愧有亲养。
重以岁时感,门户孑无傍。
牢忧奚所成,逃情托萧旷。
篱梅炼幽容,溪波缩寒涨。
空庭有双柏,棱森屹相向。
宵雪助凄其,晨风作悲壮。
仓鼯困多徙,檐雀饥难飏。
抚景已沈思,万事且遗忘。
知交半星零,天末各相望。
兴至无可乘,谁来剡溪访。
索居信少欢,清修庶为畅。
俯仰柴门中,金石发孤唱。
寄谢流光催,闲身许无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岁暮篇》。
译文:
岁末时节,我无一收获,只能孤独地躺在深深的小巷里。我面带惭愧,因为乞讨来的粮食太少,心力憔悴,没有积蓄足够的酒酿。我十天才走出家门一次,看到万丈峭壁的山势,感到大自然的壮丽。瘦弱的鬼怪被驱赶着用蒲鞭抽打,豪气的奴仆却拿着丰厚的酒食来招待我。更听到井里喧哗,有人索要欠债而不给予。孩子们欢蹦乱跳,年老体衰的人感到悲伤和失落。同时的人们各有不同的境遇,看到这些景色让人心中产生惆怅。大雪封冻了人们的身体,此时我才相信贫困确实存在。敢于说自己没有什么事做是因为有亲人抚养我。再加上岁月的变迁,家庭门户孤零无靠。忧心忡忡,不知道该如何成就事业,于是逃避现实的忧虑,寄托在萧瑟旷远的境界中。篱笆旁的梅花散发着幽雅的香气,溪水的流动也缩回了寒冷。庭院里有两棵柏树,棱角分明地相互对峙。夜幕降临,雪光映衬下的景象令人伤感,晨风带来了悲壮的气息。仓鼠困乏而四处迁移,檐上雀鸟饥饿难飞。面对这景色我陷入了沉思,万事都暂时忘记了。知道的朋友只有那么几个星星,各自在天边相望。兴之所至却没有人可以一起出游,谁来探访我的剡溪住所呢?独自居住感到快乐很少,但清修或许能让我得到内心的畅快。抬头仰望门内,发出金石般的声响,那是我独自歌唱的声音。寄语时光赶快流逝吧,这样我便能够安然无事。
赏析:
这首《岁暮篇》,黄庭坚以他特有的深沉笔触,描绘了一个冬日里的乡村景象。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首联“岁暮无一就,嗒然卧深巷。”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冬天的傍晚,孤独地躺在一个小巷里的场景。这里的“无一就”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失望。而“嗒然”一词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一种深深的失落和无助。
颔联“面长愧乞米,心枯乏藏酿。”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坚韧的生活态度。尽管生活艰苦,但他并不抱怨,而是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这里的“愧”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自责,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坚守。
颈联“十日小出门,万景厉遒状。”则描绘了他每天出门所见的壮丽景色。这里的“厉遒”形容了景物的气势磅礴、雄伟壮丽。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观,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和美好。这一部分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为全诗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分别从人物、动物、植物等不同角度,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冬日乡村的景象。无论是“瘦鬼驱蒲鞭,豪奴走华饷”,还是“更闻井里喧,索逋而不让”,都生动地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与和谐。
尾联“儿童喜抃跃,衰耄感雕丧。”更是通过对儿童和老人的不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感悟: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这里的“雕丧”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衰老和消逝,提醒我们要及时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细腻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乡村冬日的景象和生活情趣。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感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鲜活、真实、感人的乡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