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向京雒,冠盖织古今。
疲极或慨息,偶云慕泉林。
长揖挽之去,至竟非其心。
朝来出门望,车迹恐不深。
惊流少潜鱼,疾飙无安禽。
亮矣子陵钓,悯哉嵇生琴。
杂咏 其十
行行向京洛,冠盖织古今。
疲极或慨息,偶云慕泉林。
长揖挽之去,至竟非其心。
朝来出门望,车迹恐不深。
惊流少潜鱼,疾飙无安禽。
亮矣子陵钓,悯哉嵇生琴。
注释:
- 行行向京洛:行走在通往京城的路上,洛阳是当时的都城。
- 冠盖织古今:指官宦们的车辆络绎不绝,从古到今都在京城中穿梭往来。
- 疲极:极度疲倦,疲惫不堪。
- 或:有时。
- 慨息:叹息。
- 偶云:偶尔说。
- 慕泉林:仰慕山林之美。
- 长揖:拱手作揖。
- 至竟:最终。
- 朝来:早晨起来。
- 车迹:马车走过的痕迹。
- 恐不深:担心不会留下很深的痕迹。
- 惊流:激流。
- 潜鱼:隐藏在水中的鱼。
- 疾飙:猛烈的风。
- 子陵钓:东汉初年著名隐士严子陵(即陶渊明),他曾经隐居于富春江畔,以钓鱼为生。
- 悯哉嵇生琴:晋末文学家、琴学家嵇康,擅长弹琴,因不满司马氏而被杀,他的琴曲被世人传诵。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诗歌。诗人在前往京城的路上,目睹了无数官宦们的车马往来,感受到了他们的忙碌和繁华。同时,他也感叹自己的疲惫,有时会感到有些叹息。在旅途中,他偶尔会想起那些隐居山林的人和他们的生活方式,对此他感到羡慕。最后,当他看到马车留下的车辙痕迹时,他担心这些痕迹不会留下很深,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行程很快就会结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官场的复杂和人生的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