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柢辞章古难合,儒林循吏况兼诸。
谁从杜库曹仓外,想见先生所见书。

【注释】:又题其曝书图其二

根柢辞章古难合,儒林循吏况兼诸。

谁从杜库曹仓外,想见先生所见书?

译文:

根柢辞章古难合,儒林循吏况兼诸。

谁从杜库曹仓外,想见先生所见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答郑秀才》诗中写的“又题其曝书图”的第二首,也是对《答郑秀才》诗第一首的补充和阐发。

第一首诗写郑秀才家书的丰富,第二首则是写郑秀才家书的来历。这两首诗都是通过写书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郑秀才家藏的书很多,有“根柢辞章”,也有“儒林循吏”,还有“杜库曹仓”。这些书的来源不同,有的来自杜少陵、库叔度,有的来自曹司户、仓监生。

“根柢辞章”指辞章之学,“儒林循吏”指儒家经世之学。《答郑秀才》诗的第一首就是写他“好为诗,能为文”。他“于六艺百家之外,旁及释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因此他家藏书非常丰富。

“谁从杜库曹仓外?”意思是:“谁从杜甫、库叔度、曹司户、仓监生之外?”杜甫、库叔度、曹司户、仓监生都是唐玄宗时期有名的文人。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杜库”、“杜仓”是杜甫的别号;曹司户是当时一位很有才学的官员;仓监生是当时的一个读书人。杜甫曾做过官,所以郑秀才家有杜甫的书,这是可能的。而库叔度、曹司户和仓监生则不可能有郑秀才的书。他们虽然也有一定的学识,但与郑秀才相比,还是相差很远的。所以郑秀才的书比他们要多得多。

“想见先生所见书”,意思是:我想看见你书房里所存的书籍。这里所说的“先生”,就是指郑秀才自己。郑秀才喜欢读书,所以他家书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他读过许多经典,看过许多名家的诗文。他对杜甫的文章非常推崇,说“杜工部之文章,天下称之”,“杜工部之文章,天下称之,何哉?盖以其所怀忠义发于勤苦,诚有所感于人心也”。他认为杜甫的文章写得非常好,是古今以来最好的文章之一。他还说过:“杜子美作序,必先取读本子,然后为之,故序皆卓然。”他认为杜甫的文章写得好是因为他在写作时认真钻研了书本。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郑秀才的喜爱。他称赞郑秀才家藏书丰富,认为他是“儒林循吏”,即儒者之中的循吏。循吏指的是那些奉公守法的官吏,他们忠于职守,不贪污受贿,深受百姓爱戴。作者认为郑秀才就有这样的特点,他是一位循吏,是一位好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