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风露饱璚浆,不瞰酸甜瞰色香。
白足蛮童唱天半,摘来应胜黑衣郎。

《题李南涧啖荔图其二》是一首描绘岭南荔枝风情的诗作,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下面将逐一展开对这首诗的解读:

  1. 诗词原文
    枝头风露饱璚浆,不瞰酸甜瞰色香。
    白足蛮童唱天半,摘来应胜黑衣郎。

  2. 诗句释义

  • 枝头风露饱璚浆:描述了荔枝树上的果实经过风露的滋润,饱满而多汁。
  • 不瞰酸甜瞰色香: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他对荔枝味道的偏爱,即不仅追求口感上的甘甜,更看重其色彩和香味带来的享受。
  • 白足蛮童唱天半:形象地描绘了一位身穿白色衣服的儿童,在天空中歌唱的场景,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欢快的氛围。
  • 摘来应胜黑衣郎:意味着这些荔枝足够多到足以与身着黑衣的贵族相比肩,甚至更胜一筹。
  1. 译文
    在枝头,荔枝沐浴着清新的风露,丰满且甘甜;它不仅仅是为了品尝那独特的酸甜味道,更是因为它的色彩和香气令人陶醉。一群白脚的孩子,穿着纯白色的衣裳,在天空中自由地歌唱,他们的歌声仿佛能直达云霄。摘下的荔枝,其数量之多,足以让任何一位身穿黑衣的贵族都自愧不如。

  2. 赏析
    此诗以荔枝为线索,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岭南田园风光,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通过对荔枝的细致描写,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恩赐,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题李南涧啖荔图其二》以其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黄景仁作为清代诗人的独特风格和高超技艺。这首诗不仅是对岭南荔枝的一次美丽赞歌,也是对生活美好瞬间的一次深情回望,让人在品味之余,不禁对大自然的奇妙与生命的短暂产生更深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