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楼下唤停船,顿袖篷窗思惘然。
不见中条徵隐士,空怀东海挟飞仙。
人同听雨谁千古,天放看山又十年。
沧酒一尊聊自醉,烟波前路正无边。

沧州晚泊

清风楼下唤停船,顿袖篷窗思惘然。

不见中条徵隐士,空怀东海挟飞仙。

人同听雨谁千古,天放看山又十年。

沧酒一尊聊自醉,烟波前路正无边。

注释:

  1. 清风楼:位于洛阳西面二十里的伊阙山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别墅,这里指代诗人的住所。2. 顿袖篷窗:停下手边的劳作,让篷窗透进清风。3. 中条: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北。4. 徵隐士:寻找隐居之人。5. 东海:指东海之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6. 谁千古:是谁在千年之后还如此地倾听雨声?7. 天放看山:天空仿佛是自然之眼,任由你观看山峰。8. 沧酒:即黄河之水酿成的美酒,也借指黄河。9. 烟波:烟雾弥漫的江水。10. 前路:前方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沧州的夜晚泊船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清风楼下唤停船”,描写了诗人停下手中的劳作,静静地让篷窗透进清风。这里的清风,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现象,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次句“顿袖篷窗思惘然”,诗人顿下衣袖,让蓬窗透进清风,思绪万千,感到迷茫。这里的思惘然,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第三句“不见中条徵隐士”,诗人感叹自己虽然身处繁华之地,却无法找到一位像中条山那样隐居的高人。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士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无奈。
    第四句“空怀东海挟飞仙”,诗人感叹自己虽然渴望像东海上的仙人一样自由自在,但现实中却无法实现。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的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
    第五六句“人同听雨谁千古,天放看山又十年”,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他看到别人还在聆听雨声,而自己已经度过了十年;他看到天空中的山峰依然清晰可见,而他的人生已经过去了无数个十年。这两句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也是对自己人生的反思。
    第七八句“沧酒一尊聊自醉,烟波前路正无边”,诗人以一杯黄河之水酿成的美酒,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他想要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但前路仍然没有尽头。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奈的感慨,也展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对于人生、时间和自然的感悟之作。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它也通过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