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脚如丝苦未收,凉深五月尽披裘。
一方坐对堂坳水,万里心悬瓠子流。
底事孤萤明入夜,最怜百草烂先秋。
三间老屋浑防塌,可笑先生不自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苦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雨脚如丝苦未收,凉深五月尽披裘。
译文:雨水像细丝一样连绵不断,使得整个五月都感到清凉,我不得不穿上了皮裘。
注释:雨脚,指雨滴落下的样子。苦未收,形容雨水连绵不断,给人们带来的苦楚。凉深五月,指夏季天气仍然很凉。尽披裘,意为全部披上皮衣御寒。
赏析:首两句描绘了一幅大雨连绵、寒冷异常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连绵大雨的无奈和对寒冷天气的不适。一方坐对堂坳水,万里心悬瓠子流。
译文:我一个人独自坐在堂坳边,看着远方的水流,心中思绪万千。
注释:一方,指自己所在的一方土地或一方天地,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所在的环境或心境。坐对堂坳水,坐在院子里面对池塘边的积水。万里心悬瓠子流,形容思绪远达万里之外,而心中的忧愁如同瓠子一样沉重。
赏析: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感受,通过独坐堂坳边的场景和对遥远水流的联想,展现了他深沉的情感和内心的纠结。底事孤萤明入夜,最怜百草烂先秋。
译文:为什么孤零零的萤火虫在夜晚闪烁着光芒,最让人怜惜的是那些在秋天就已经凋零的草木。
注释:底事,意思是“为什么”。孤萤,指孤独的萤火虫。明入夜,意为在夜晚明亮地发光。怜,表示同情或怜悯。百草烂先秋,指的是许多花草在秋天就已经开始凋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三间老屋浑防塌,可笑先生不自谋。
译文:这三间的旧屋子恐怕要倒塌了,真是可笑啊,先生您却没有考虑过自己的事情。
注释:三间老屋,指三间破旧的屋子。浑防塌,意为完全担心房屋会倒塌。先生不自谋,指先生没有为自己的生计考虑或谋划。
赏析:最后两句是对前文所提及的环境与生活状况的总结性评价,表达了对诗人自身处境的担忧和对诗人缺乏前瞻性的批评。
整体赏析:这首诗通过雨天、冷气、孤萤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杜甫诗作中常见的主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