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送人归不自归,都门柳色故依依。
春寒未免欺驼褐,野性行当遂鹿菲。
去路江湖随地阔,到时樱笋入筵肥。
为君更诵还山乐,第二泉边一浣衣。
送嵇立亭归梁溪
只送人归不自归,都门柳色故依依。
春寒未免欺驼褐,野性行当遂鹿菲。
去路江湖随地阔,到时樱笋入筵肥。
为君更诵还山乐,第二泉边一浣衣。
注释:
- 只送人归不自归:意思是我本应回家,却只能送你离开。
- 都门柳色故依依:都门的柳树依然依依不舍。
- 春寒未免欺驼褐:春天的寒意似乎无法抵挡骆驼的厚皮毛。
- 野性行当遂鹿菲:野性的人自然会追求自由如鹿。
- 去路江湖随地阔:离去的道路宽广无垠。
- 到时樱笋入筵肥:届时樱笋将填满餐桌。
- 为君更诵还山乐:为你吟诵《还山乐》。
- 第二泉边一浣衣:在第二泉边洗涤衣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只送人归不自归”表达了诗人虽然要独自离开,但是心中仍然牵挂着友人。这里的“送人归”指的是送别友人回家,“不自归”则暗示了诗人自己也要离开。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第二句“都门柳色故依依”则是对都门柳树的描绘,表现出春天的气息和柳树的依依不舍之情。这里通过“依依”这个词语,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思念。
第三句“春寒未免欺驼褐”,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春寒比作能够欺负骆驼厚皮毛的敌人。这句诗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寒冷,同时也暗指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第四句“野性行当遂鹿菲”,则是对诗人自身性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想要追求自由和野性的渴望。这里的“鹿菲”可以理解为追求自由的象征,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和追求。
第五句“去路江湖随地阔”,则是对离别道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惆怅。这里的“江湖”代表着广阔的天地,暗示了诗人即将面临的人生旅程。
最后两句“为君更诵还山乐,第二泉边一浣衣”,则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鼓励。这里的“回山乐”可以理解为回归山林的生活,而“第二泉边”则是指一个安静的环境,寓意着诗人对友人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