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谷香囊白练裙,翩翩儒将扫边氛。
重名不借烧船火,奇阵何殊背水军。
亡国鱼羊应共喜,战场风鹤尚难闻。
稳教了得东山局,可仗儿曹破敌勋。

在古风诗词的海洋中,明朝诗人何乔新的《寿阳怀古·其三·怀关寿亭》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历史的画卷。诗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古代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紫谷香囊白练裙,翩翩儒将扫边氛。:描述了一位儒将身着华丽的白练裙,手持紫谷香囊,勇敢地扫除边境的纷扰。
  • 重名不借烧船火,奇阵何殊背水军。:强调了在战争中使用计谋的重要性,如同背水一战,即使面临困境也能取得胜利。
  • 亡国鱼羊应共喜,战场风鹤尚难闻。:表达了对战败国家人民的同情,以及战场上的凄清与孤独。
  • 稳教了得东山局,可仗儿曹破敌勋。:意味着只要有才能的将领,就足以应对任何局面,为国建功立业。
  1. 译文注释
  • 紫谷香囊白练裙,翩翩儒将扫边氛。:在紫色的山谷中,一位儒将穿着白色的裙子,英勇地扫除边境的纷扰。
  • 重名不借烧船火,奇阵何殊背水军。:即使没有强大的武器,也可以用计谋战胜敌人。
  • 亡国鱼羊应共喜,战场风鹤尚难闻。:对于战败的国家来说,虽然损失了许多,但总有一些值得庆幸的事情。
  • 稳教了得东山局,可仗儿曹破敌勋。:只要有才能的将领,就足以应对任何局面,为国建功立业。
  1. 作品赏析
  •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背景是历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淝水之战,这是一场发生在公元383年的决战,东晋军队在谢玄、谢安等将领的指挥下,成功击败了前秦军队。
  • 主题思想:诗的主题是赞美英勇善战的将领和他们的智谋,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 艺术特色:诗中使用了很多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紫谷香囊”和“白练裙”,这些意象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得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 情感表达:诗中充满了对英勇将领的赞扬和对战争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的向往。
  1. 名家点评
  • 黎景义在《中山怀古·其三》中的注释提供了一些关键的词汇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意。
  • 这首诗的赏析文章则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有关,即公元前383年发生的淝水之战。这场战役不仅决定了东晋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

《寿阳怀古·其三·怀关寿亭》是一首充满历史气息的佳作。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英勇将领的赞美,传递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这首诗不仅是文学创作的典范,也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