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迹骊山事已虚,一生刑王意何如。
去留楚汉兴亡际,倔强韩彭斧锧馀。
下计已教归掌握,间行生悔为驱除。
淮南尚有遗封在,寂寞谁为吊废墟。

【注释】

奋迹:奋发图强。事已虚:事与愿违。韩彭:指韩信、彭越。斧锧:刑具,古代用以杀人的刑具。去:离去。间行:中途折返。淮南:汉初封刘长为淮南王。遗封:遗留下的封地。吊废墟:哀悼故人的墓舍。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英布原是秦朝名将,曾率军击灭项梁、项羽。后投降刘邦,被封为淮南王。他为人倔强,不阿权贵。刘邦死后,吕后欲诛除功臣,惟独留下英布。吕后死后,文帝又杀之。文帝死后,景帝又赦免他的罪。此诗即为追怀英布而作。

首联“奋迹骊山事已虚”,说英布当年在骊山(今陕西临潼)起兵反秦,但最终失败。诗人以“事已虚”来慨叹英布一生奋斗的徒劳无果。

颔联“去留楚汉兴亡际,倔强韩彭斧锧馀”。诗人用“去留”二字点明主题,指出英布是否离开刘邦都关乎汉朝的命运。韩、彭二人都是西汉时期的大功臣,英布却因性格倔强而被吕后处死。这里诗人通过韩、彭的事例来衬托英布的倔强性格。

颈联“下计已教归掌握,间行生悔为驱除”。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英布命运的惋惜之情。诗人认为,即使英布离开刘邦,其命运也难逃厄运,因为他已被吕后所掌握;即使英布没有离开刘邦,也可能因为性格倔强而被杀害,因为他曾被吕后派去驱赶其他功臣。

尾联“淮南尚有遗封在,寂寞谁为吊废墟。”诗人最后以淮南王的遗封为结尾,暗示英布虽已死去,但其功绩和品质仍被后人铭记。而如今,英布的故居已经荒芜,无人问津。诗人以此表达对英布的哀思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