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程无计可停轩,暮景苍苍野色繁。
破庙半将茅补屋,秋坟多插纸为幡。
似曾见影人投碛,略不闻声鸟下原。
今夕定知何处宿,瞑天漠漠对忘言。
诗句释义
1 遥程无计可停轩:此句表达出诗人在旅途中无法找到合适的地方停留的无奈与辛酸。”遥程”指的是遥远的旅程,”无计可停轩”则说明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找不到可以停下休息的地方。”轩”通常指的是房屋的阳台或窗户,这里可能暗指诗人的住所。
暮景苍苍野色繁:这句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暮景”指的是夕阳西下的景象,而”苍苍”则形容天空的颜色,增添了一种苍老而宁静的氛围。”野色繁”则意味着田野上的景色非常繁茂,可能是庄稼或其他植物覆盖了大地。
破庙半将茅补屋: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座破旧的寺庙,其中一部分被用作修补茅草屋顶的地方。”破庙”可能指的是已经废弃或损坏的寺庙,而”茅补屋”则暗示着这座破庙正在被修复或重建。
秋坟多插纸为幡:这句诗描绘了秋天时节的场景,其中许多人在坟墓周围插上纸制的东西。”秋坟”指的是秋天里人们扫墓祭祖的地方,而”多插纸为幡”则意味着这些纸做的幡旗随风飘扬,增加了一丝神秘和庄严的气氛。
似曾见影人投碛:这句诗似乎描述了一个人的身影出现在沙漠中的情景。”似曾见影人”可能是指某个熟悉的人或景象再次出现,给人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投碛”则是指向沙漠深处走去,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离开原来的路线或目的地。
略不闻声鸟下原:这两句诗描绘了鸟儿在原野上自由飞翔的情景,但诗人似乎并未注意到它们的存在。这里的”略不闻声”表明诗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没有关注周围的自然声音。
今夕定知何处宿:这句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今晚住宿之处的担忧和不安。”今夕”指的是当前的这个夜晚,而”定知何处宿”则意味着诗人不确定今晚应该在哪里过夜,可能是因为旅途中的不确定性或是临时决定的住宿地点。
瞑天漠漠对忘言: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片朦胧的天空和一个寂静的夜晚,可能意味着诗人在寻找一个适合休息的地方时感到困惑和无助。”瞑天”指的是天色昏暗,”漠漠”则形容天空中云层密布,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对忘言”则可能暗示着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到难以开口说话,可能是因为内心的焦虑或者对当前状况的不满。
译文
遥途无计可停轩,暮景苍苍野色繁。
破庙半将茅补屋,秋坟多插纸为幡。
似曾见影人投碛,略不闻声鸟下原。
今夕定知何处宿,瞑天漠漠对忘言。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旅途中遇到的不同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从开头的“遥途无计可停轩”到结尾的“瞑天漠漠对忘言”,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迷茫。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