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高烧夜未央,鸭炉篆尽又添香1。
贪拈彩笔描新画,忘拔金钿卸晚妆。
虫语凄清风萧飒2,砧声断续月昏黄3。
幽怀耿耿难成寐4,细数铜壶觉漏长5。

秋夜即事

红烛高烧夜未央,鸭炉篆尽又添香。

贪拈彩笔描新画,忘拔金钿卸晚妆。

虫语凄风萧飒,砧声断续月昏黄。

幽怀耿耿难成寐,细数铜壶觉漏长。

注释:

  1. 红烛高烧:形容蜡烛燃烧得旺盛。
  2. 鸭炉:一种用来熏香的小型炉子。
  3. 金钿:指女子脸上的装饰物。
  4. 虫语:这里指蟋蟀的声音。
  5. 砧声断续:形容砧石敲击的声音时断时续。
  6. 漏长:指古代计时用的滴漏壶中的水漏了很长时间,时间过得很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夜晚的场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感受。

第一句“红烛高烧夜未央”,以“红烛”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温馨。接着“鸭炉篆尽又添香”,则将这种宁静的氛围渲染得更加浓烈。两句诗通过对红烛、鸭炉等细节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温馨而又宁静的夜晚氛围。

第二句“贪拈彩笔描新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然而,接下来的“忘拔金钿卸晚妆”,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第三句“虫语凄风萧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寂静和凄凉。而“砧声断续月昏黄”,则将这种寂静的氛围推向了高潮。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观,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最后一句“幽怀耿耿难成寐”,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而“细数铜壶觉漏长”,则是诗人在深夜中独自沉思的写照。这句诗以“漏长”来象征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生动地展现了一个秋天夜晚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