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疏雨度重阳,抚景无聊觉昼长1。
半世因循2缘病累3,一生辛苦为书忙4。
人情冷暖多增感,世事沧桑易惹伤5。
知己可怜零落尽,不堪回首少年场6。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诗人在这一天独自感伤,同时悼念逝去的阿嫂。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萧萧疏雨度重阳 - 这句描述了重阳节当天的天气情况,即细雨纷飞,为这个特殊的日子增添了一丝凉意和哀愁的氛围。
抚景无聊觉昼长 - 诗人面对窗外的景象感到无聊,觉得白昼过得异常漫长。这表达了他的内心孤独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
半世因循缘病累 - 诗人感叹自己在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因循守旧,因为生病而劳累。这表明了他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反思与感慨。
一生辛苦为书忙 - 诗人说自己一生都在忙于书籍,辛勤地工作。这里反映了他对知识和学问的执着追求。
人情冷暖多增感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人情冷暖的感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化让他感受到了许多不同的情感体验。
世事沧桑易惹伤 - 诗人观察到世事变迁巨大,容易让人受伤。这可能反映了他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无常的认识和感慨。
知己可怜零落尽 - 诗人感到自己的知己朋友们都已离去,只剩下他一人。这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失去亲人朋友的哀伤。
不堪回首少年场 - 最后一句表明诗人不愿回忆过去的年轻时代,因为那充满了痛苦和挑战。这显示了一种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悲观态度。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特定节日——重阳节——的个人感慨和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抒发内心的孤独、寂寞以及对生活的感悟。通过对“人事沧桑”和“世事无常”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人性和社会变迁的深刻认识。此外,诗中的“孤寂”和“失落”情绪反映了一种深刻的忧郁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总体上,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