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边杨柳碧婆娑,渐觉轻寒透薄罗1。
依枕梦回虫语乱,卷帘风定月阴多2。
香销炉冷更初转,夜静秋高雁乍过。
好景教人眠未得,新诗写就且长哦。

诗句解释:

  1. 池边杨柳碧婆娑:描述了池边的柳树,颜色碧绿,随风轻轻摇摆。
  2. 渐觉轻寒透薄罗:感到微寒,可能是因为薄罗衣被,薄罗是一种轻薄的丝绸衣物。
  3. 依枕梦回虫语乱:在梦中,耳边是昆虫鸣叫的声音,显得杂乱无章。
  4. 卷帘风定月阴多:收起帘子后,风停了,月亮显得更加阴暗。
  5. 香销炉冷更初转:香炉中的香气已经消散,炉火开始变冷。
  6. 夜静秋高雁乍过:夜晚安静,秋天的天空很高,一群大雁突然飞过。
  7. 好景教人眠未得:美好的景色让人不愿意入睡。
  8. 新诗写就且长哦:写下新诗,想要慢慢读诵欣赏。

译文:

在池塘旁,柳树的颜色如碧波般摇曳,我渐渐地感觉到了微凉的空气透过薄薄的衣衫。
在枕上醒来时,耳边是杂乱的虫鸣声,像是在诉说着什么,然后慢慢地卷起窗帘,看着外面的月光变得越发昏暗。
随着炉火渐渐变冷,香气也消散无踪,这让我不禁沉思起远方的风景和心中的喜悦。
夜深人静,秋意正浓,忽然有一行大雁掠过天际,打破了这份宁静。
在这样的美好时刻,我无法入眠,而是拿起笔,写下心中的所感所想,希望能够细细品味。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个秋日夜深时分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池边杨柳碧婆娑”描绘了杨柳的优美姿态,为整个画面定下了基调。接着通过“渐觉轻寒透薄罗”传达出微寒的气息,增加了夜晚的凉意。诗人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第二句中,诗人用“依枕梦回虫语乱”来营造一种深夜醒来的迷离感,而“卷帘风定月阴多”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幽美。通过“香销炉冷更初转”和“夜静秋高雁乍过”,诗人巧妙地将感官体验转化为对季节变换的深刻感知,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而深邃。

最后两句“好景教人眠未得”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喜爱和留恋,而“新诗写就且长哦”则显示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执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