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皋无并育,天地讵终温。
此日咸阳市,当年上蔡门。
风云悲昔遇,霜露等深恩。
闻道南山木,穷冬尚负暄。
岁暮杂感十首 其三
尧皋无并育,天地讵终温。
此日咸阳市,当年上蔡门。
风云悲昔遇,霜露等深恩。
闻道南山木,穷冬尚负暄。
【注释】
- “尧皋”:指唐尧时期。
- “并育”:同时生长。
- “天地讵(jū)终温”:天和地怎么能永远温和呢?讵,岂,怎么。
- “咸阳市”:古都城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 “上蔡门”:春秋时上蔡人孙叔敖死后,有人埋藏他的尸骨于城门之外,故称上蔡门。这里借指自己曾经居住过的京城。
- “风云”:喻世事变化。
- “昔遇”:指与友人的交往。
- “霜露”:喻岁月不饶人,年老体衰。
- “负暄”:背着阳光取暖,喻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赏析】
这首诗以议论为主,感慨世事沧桑。开头两句是说,尧、舜时代的天地间,没有贫富之分;如今世上却有贫富之分,这怎能不使人感慨!“此日咸阳市,当年上蔡门”二句是说,当年我住在京城时,曾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游;如今我老了,也只好像那些埋骨于城门之外的古人一样,隐遁山林了。诗中间四句是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前二句“风云悲昔遇”是说,现在的人追逐名利权势,就像那变幻莫测的风云,令人悲愤;后二句“霜露等深恩”是说,人们对待朋友,也像那冷漠的霜露,让人难以忘怀。最后二句“闻道南山木,穷冬尚负暄”是说,听说南山中有种树木,即使在冬天也能发出暖阳般的光和热,这使我想到了隐居山林的朋友们,他们就像这种不畏寒冷、热爱生活的精神一样。全诗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的不满和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