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云为仁方,能事近取譬。
由近推至远,于人庶有济。
杜陵怀广厦,筑基方寸地。
下有将伯呼,上有皇风被。
四者咸来归,讵非宣圣意。
吁嗟兮斯堂,临汝者上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任越中永兴县主簿期间写的,共七首,这是其中的第七首。
子云为仁方,能事近取譬:子云,指扬雄,他主张“大仁者,无弃人,无废时,与众同利,天下可运”,认为仁德应当从身边小事做起。
由近推至远,于人庶有济:意思是说,仁爱之心可以从近处开始推广到远处,对他人有所帮助。
杜陵怀广厦,筑基方寸地:杜陵,指杜甫的故居,杜甫曾写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他对简陋住所的感受。
下有将伯呼,上有皇风被:将伯呼,指孔子弟子颜回,他曾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回也”,表达了对颜回的赞美。
四者咸来归,讵非宣圣意:意思是说,这四种品德都值得追求,都是宣扬圣人的意愿。
吁嗟兮斯堂,临汝者上帝:吁嗟,表示感叹的语气词,用来表达内心的感慨;斯堂,指这座建筑;临汝者上帝,意味着这座建筑如同上帝降临人间一样。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对他所创建的普济堂的赞美之作。他认为仁德应当从身边小事做起,通过推广仁德来帮助他人,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孔子和颜回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他对仁爱、智慧和道德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