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窗不掩见惊禽,云母屏风烛影深。
夜半行郎空柘弹,密房羽客类芳心。
江渔朔燕长相忆,桂巷杉篱不可寻。
赊取松醪一斗酒,五陵论价重如金。

在陶渊明的《饮酒》组诗中,第五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哲理,引人深思。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高窗不掩见惊禽
  • 高窗与惊禽:高高的窗户敞开,鸟儿惊起的画面跃然纸上。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居所之高,更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
  • 惊禽意象:惊鸟的突然出现,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触动或警觉,可能是对外界纷扰的一种超脱。
  1. 云母屏风烛影深
  • 云母屏风:使用云母制作的屏风,增添了一层神秘感。这样的描述不仅美化了室内环境,也反映了诗人追求高雅生活的态度。
  • 烛影深处:烛光在屏风后的深处投下长长的影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这不仅是对物质环境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1. 夜半行郎空柘弹
  • 行郎与柘弹:这里的“行郎”可能指的是弹琴的人,而“柘弹”则是一种古代的乐器。诗人通过这一行为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 夜半弹琴:夜半时分弹奏乐器,这种场景通常与孤独、沉思或宁静联系在一起。诗人选择在这个时刻弹琴,可能是为了寻找一种心灵的平静或释放。
  1. 密房羽客类芳心
  • 密房羽客:这里的“羽客”可能是指道士或是有学问之人,他们居住在密闭的房间里,过着清修的生活。
  • 芳心:这里的“芳心”指心灵之美或高尚的心灵。诗人通过这个比喻,强调了这些隐士高人的高尚品质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1. 江渔朔燕长相忆
  • 江渔与朔燕:这里提到的“江渔”和“朔燕”分别代表了渔民和北方来的燕子。诗人通过这两种动物的习性,表达了对它们生活环境的怀念以及对它们的保护之情。
  • 长相忆:长时间地回忆这些动物的行为,反映出诗人对这些生物的深刻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美好记忆。
  1. 桂巷杉篱不可寻
  • 桂巷杉篱:这里的“桂”可能象征着桂花或者桂花树,而“巷”和“篱”则构成了一幅幽静的乡村画面。
  • 不可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珍视和难以忘怀的情感。
  1. 赊取松醪一斗酒
  • 赊取松醪:这里的“赊”意味着借用或购买。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了一斗酒,这不仅是一种物质的享受,更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 五陵论价重如金:五陵地区以出产美酒著称,诗人认为这些酒的价值甚至超过了金钱,这反映了他对于酒中醇味的极高评价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不仅是对隐逸生活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表现。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行为的深刻揭示,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珍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