觥觥世族旧衣冠,共作旗亭话岁寒。
少壮轻过惊老至,湖山虽好欲归难。
已无身后千秋想,且尽樽前一饷欢。
惟楚有材诚不忝,耆英写入画图看。

酬和九:

觥觥世族旧衣冠,共作旗亭话岁寒。

少壮轻过惊老至,湖山虽好欲归难。

已无身后千秋想,且尽樽前一饷欢。

惟楚有材诚不忝,耆英写入画图看。

注释:

  1. 觥觥:形容人的气度恢宏。
  2. 旗亭:古代饮酒娱乐的场所。
  3. 少壮:指年轻时期。
  4. 惊老至:感到自己衰老了。
  5. 湖山:指风景名胜。
  6. 耆英:年高德劭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酬和诗,诗人以酒会友,谈论世事,感叹岁月流逝,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觥觥世族旧衣冠,共作旗亭话岁寒。”描绘了一群世族人物在旗帜飘扬的酒馆中谈论着岁寒的话题。觥觥世族旧衣冠,形容这些人的气度宏大,举止庄重。共作旗亭话岁寒,则表现出他们共同商讨时事、交流心得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
    颔联“少壮轻过惊老至,湖山虽好欲归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少壮轻过惊老至,意味着在年少轻狂的时候,未曾料到自己会如此快速地变老。湖山虽好欲归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尽管湖光山色美丽迷人,但他却因为各种原因难以离开家乡,只能在这里度过余生。
    颈联“已无身后千秋想,且尽樽前一饷欢。”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感慨。已无身后千秋想,意味着他已经没有了对未来的期待,只希望能够在当下享受生活的乐趣。且尽樽前一饷欢,即表示他希望在酒杯前尽情畅饮,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这两句话共同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豁达态度,他不再过分追求未来,而是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尾联“惟楚有材诚不忝,耆英写入画图看。”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升华。惟楚有材诚不忝,意为只有楚国的人才真正配得上这个称号。耆英写入画图看,则意味着那些年长有德之人将被载入画卷,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楚国人才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这首诗通过饮酒论道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时光以及亲情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楚国人才的赞美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