鼍阳纵横四百里,第八珠环属北水。
介在恩春东北隅,石栈天梯相屹峙。
顽民据险为藩篱,法律久已弁髦视。
乡邻畏之徒结舌,官吏闻之如充耳。
去年我权阳春篆,群盗如麻正骄悍。
遭盗死者亡妻孥,避盗生者断炊爨。
陈新、陈文是盗魁,更有廖伦盗之冠。
长官主抚不主剿,方谓毒攻毒即散。
讵知群盗不知恩,天生野性本难驯。
自从编列军中籍,更作逍遥法外人。
杀父屠兄民有恨,命俦啸侣盗皆春。
杯弓蛇影相疑忌,报道前营走廖伦。
逃军宪法坐斩律,况原是匪罪何恤?
自封伪号定南王,十道军符招不出。
为盗终须为大盗,从前小盗今不造。
联结叛党备军械,欲将春江城踏倒。
穷民失业俱从贼,漠阳一江多荆棘。
官吏因循别肺肠,士夫惨淡无颜色。
儒官自恨难荷戈,其奈猖獗如贼何!
诗句
- 鼍阳纵横四百里:描述鼍阳的地理环境和其纵横交错的情况。
- 第八珠环属北水:指出珠环的位置在北方水域。
- 介在恩春东北隅:表示某种事物或人在恩春的东北角。
- 石栈天梯相屹峙:描述石栈和天梯的对峙景象。
- 顽民据险为藩篱:形容百姓利用地势做屏障,比喻他们顽固不化。
- 法律久已弁髦视:法律已被忽视,不再严格执行。
- 乡邻畏之徒结舌:指乡邻因恐惧而不敢说话。
- 官吏闻之如充耳:形容官吏对此事漠不关心,如同充耳不闻。
- 陈新、陈文是盗魁:指出陈新和陈文是盗贼中的首领。
- 长官主抚不主剿:表明长官主张用安抚手段而非武力剿灭盗贼。
- 方谓毒攻毒即散:认为用毒药攻击可以迅速消除敌人。
- 讵知群盗不知恩:意欲表达盗贼并不明白朝廷对他们的恩德。
- 天生野性本难驯:暗示盗贼生来就桀骜不驯。
- 自从编列军中籍:从军队中划分了他们的行列。
- 更作逍遥法外人:指他们成为了不受法律制裁的人,自由自在。
- 杀父屠兄民有恨:表达了民众对于杀害亲人者的仇恨。
- 命俦啸侣盗皆春:意味着盗贼们相互呼应,共同行动如同春天般繁荣。
- 杯弓蛇影相疑忌:比喻由于猜疑导致彼此之间的不信任。
- 逃军宪法坐斩律:逃兵被处以极刑的法令。
- 况原是匪罪何恤?:即使原本就是强盗,又何必去担心他呢?
- 自封伪号定南王:有人自称皇帝,建立自己的政权,称为“南王”。
- 十道军符招不出:十道地区无法召集到军队。
- 为盗终须为大盗:终究会成为大盗,强调其不可改变的本质。
- 从前小盗今不造:曾经的小贼现在已经不再存在。
- 联结叛党备军械:联合叛军准备好武器。
- 欲将春江城踏倒:想要把江边的城池摧毁。
- 穷民失业俱从贼:穷苦的百姓都加入了盗贼行列。
- 漠阳一江多荆棘:漠阳江边到处都是荆棘。
- 官吏因循别肺肠:官员们墨守成规,没有创新精神。
- 士夫惨淡无颜色:士大夫们面容憔悴,失去了生气。
- 儒官自恨难荷戈:有些儒生因为无法上阵杀敌而感到遗憾。
- 其奈猖獗如贼何!:无奈这些盗贼猖狂至极,如同土匪一般。
译文
在四月十八日,我来到这个名叫鼍阳的县,这里有四百里的大地纵横交错。其中第八座珠环山位于北方水域。这里处在恩春县的东北角。石栈天梯相互对峙,显得十分雄伟。
当地的百姓利用地势作为防御,成为藩篱。法律已经久违,不再被严格执行。乡邻们害怕,不敢说出口。官员们听到这个消息,就像耳朵被堵了一样。
去年我担任阳春知县的时候,盗贼如麻,正嚣张跋扈。他们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为了躲避盗贼,人们只能断炊。陈新和陈文是盗贼中的首领。长官只主张用安抚的手段,而不主张武力剿灭盗贼。他认为用毒药攻击可以迅速解决问题,然而却不知道,这些盗贼根本不理解朝廷的恩情。
他们生来就桀骜不驯,自从被编入军队后,就变成了逍遥法外的人。那些杀害父亲和兄弟的人心中充满了仇恨。那些与盗贼一起啸聚的人,都是春天的使者。
酒杯中的蛇影让人怀疑和猜忌,报告说前营的廖伦已经逃走了。逃亡的士兵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但是这些人本来就是罪犯,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自从被编入军队后,他们就不再是真正的大盗,而是以前的小贼。他们联络叛徒,准备武器,想要摧毁江边的城池。
穷苦的百姓失业后都加入了盗贼行列。漠阳江边到处是荆棘丛生。官员们墨守成规,不愿意创新思维。士大夫们面无血色,没有了生气。有些儒生因为不能上阵杀敌而感到遗憾。无奈这些盗贼猖狂至极,如同土匪一般。
赏析
这首诗是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年(公元1903年至1904年),作者在阳春知县任内所作。诗中提到的地区鼍阳,位于广东省北部,是一个地形复杂的地方。诗中描绘了该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民生活以及社会状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贫困生活。通过对盗贼的描述,诗人展示了他们桀骜不驯的性格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同时,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不同,诗人表达了对政府治理能力的失望和对改革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