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红衫子怯轻寒,彻尽琼浆烛未残。
香草笺诗还记否?手拈衣带恣人看。

注释:

淡红的衫子,怯于寒冷,喝尽琼浆,烛光未灭。

还记得香草笺上的诗吗?手拈衣带让人观看。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泳翔为他的妾纳宠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妾的怜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首句“淡红衫子怯轻寒”,描绘了妾的娇弱和她的羞涩之情。她穿着淡红色的衫子,似乎有些害怕寒冷的空气,这可能是因为寒冷的气候让她感到不适。这里的“淡红”一词,不仅描绘了她的外貌,更表现了她内心的娇弱和无助。

第二句“彻尽琼浆烛未残”,则是对妾饮酒的情景的描写。她喝得非常快,以至于酒杯中的酒已经喝尽,而蜡烛还没有烧完。这里,“彻尽”一词,既形容了妾饮酒的速度之快,也暗示了她饮酒时的豪迈和不拘小节的性格。而“烛未残”则又给人一种温馨、安详的感觉,仿佛在寒冷的夜晚中,有一盏温暖的烛火陪伴着她。

第三句“香草笺诗还记否”,“香草笺”是一种很精致的纸,用来写字或画画都非常合适。这里的“香草笺诗”可能是指妾写的一首诗,或者是妾与丈夫之间互相赠送的礼物。而“还记否”则是在询问丈夫是否还记得这首诗的内容。这句诗表达了夫妻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理解。

最后一句“手拈衣带恣人看”,则是描绘了一幅画面:妻子轻轻地捻着衣带,任由旁人观看。这里的“恣”字,表现了妻子的任性和不羁,她愿意让别人欣赏自己的美丽。而“人看”则又给人一种亲密、亲近的感觉,仿佛在告诉旁人,这就是她,一个充满魅力的妻子,一个值得别人欣赏的女人。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妻子的怜爱之情,也有夫妻间的深情厚谊。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