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唱罢泪如丝,庶务纷更异昔时。
一样灾黎遭小劫,幽冤谁诉与天知。

【注释】

①竹枝:古代民间歌曲名,相传为屈原所作。②丝:细线。③庶务纷更:国家大事频繁发生。④灾黎:指遭受灾害的百姓。⑤小劫;小范围的灾难或不幸。⑥幽冤:深重而难以申诉的冤屈。⑦天知:上天知道。

【赏析】

此诗是诗人留别台南诸友之作。诗中抒发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国事的关注和思考。

首句“竹枝唱罢泪如丝”,意思是说,在演唱了一曲竹枝歌后,诗人不禁泪流满面。竹枝歌是古代民间的一种歌舞形式,常常用于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情感的宣泄。这里的“竹枝”指的是竹枝歌,而“唱罢”则表示演唱结束。由于演唱的是竹枝歌,所以诗人会情不自禁地流泪。这里的“泪如丝”形象地描绘了泪水的细腻和连绵,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印象。

第二句“庶务纷更异昔时”,意思是说,国家的大事频繁发生,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这里的“庶务”指的是国家的各种事务,“纷更”则表示纷繁复杂、变化多端。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关注。

第三句“一样灾黎遭小劫”,意思是说,同样的灾害降临到百姓头上,他们遭受了同样的灾难。这里的“灾黎”指的是遭受灾害的百姓,“遭小劫”则表示遭遇小规模的灾难或者不幸。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百姓遭遇苦难的同情和关注。

尾句“幽冤谁诉与天知”,意思是说,深重的冤屈无法向任何人诉说,只有等待上天的知晓。这里的“幽冤”指的是深重的冤屈,“谁诉”则表示向谁诉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冤屈无处诉说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百姓遭遇苦难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感慨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