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开遍碧桃花,来访仙姬第几家。
忽遇刘晨牵阮肇,深宵绛洞饭胡麻。
【注释】
拟小游仙:模仿《小游仙》。其三:诗作第三首。壬子(1912):指作者在民国二年(1913年)所作的《满山开遍碧桃花》一诗,是此诗的起兴之词。
碧桃:即“红桃”,一种花木。
仙姬: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第几家:犹言“哪家”。
刘晨:传说中人面蛇身的神仙。阮肇:《搜神后记》卷七载:“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女……与共语,甚悦之,遂结金兰之友。”
绛洞:神话中的仙境。胡麻:指仙家的食物。
【赏析】
这首《拟小游仙》的第三首诗是作者于民国二年(1913年)所作。诗人以桃花源为背景,借访仙姬而抒发了对仙境的向往之情。全诗用比兴手法,构思精巧,形象鲜明;语言清新,韵味隽永,富有诗意和美感。
首句写诗人来到一个满山遍野都是桃花的地方,这里是一个人间世外的桃花源。桃花源是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一个地方,那里有美丽的景色和淳朴的人们。《桃花源记》里说:渔人向深山走去,忽然看见一座房子,那房子的四周长满了桃花树,桃花开了就香气袭人,渔人进去一看,里面的人都穿着丝绸的衣服,吃的是香喷喷的米饭,于是渔人就把这个地方叫做桃花源。桃花源是个理想境界,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它,便把它当作了自己理想的归宿。
第二句写诗人来到一处仙境。诗人在山中漫步,忽见前面有座小楼,楼上有女子居住。这两句写的是诗人进入仙境的情景。“仙姬”指的是居住在仙境里的仙女们。她们住在什么样的屋子里呢?诗人并没有具体描绘,只是说“第几家”,意思是说不知道是哪一家。
第三句写诗人与仙境中的美女们相识。诗人与她们交谈起来,很愉快;后来还与她们交了朋友,成了好朋友。“牵阮肇”是说阮肇与仙女们一起生活在一起,他也被带进了仙境;“绛洞饭胡麻”则表明这里的饭菜非常美味,而且还有长生不老的神奇功效。从这几句诗里可以看出,这里的生活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
末句写诗人离开仙境,回到现实世界。他离开了仙境,回到了现实的生活中。但当他回到现实时,又怀念起刚才见到的仙人和她所住的仙境来。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前两句写虚,后两句写实。前两句是诗人想象中的理想世界;后两句是诗人实际生活中所经历的现实。虚实结合的写法使得全诗充满了浪漫色彩,给人以无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