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更奇阔,仙乎飞来峰。
峥磷低打头,崔巍峭摩空。
树荫千障黑,僧咒一灯红。
线天通幻界,玉乳滴玲珑。
非秋垂白露,当暑生凉风。
何必摩崖篆,斑剥蚀苔封。
何必佞释老,镂石害天工。
我游亦飞来,雪泥著爪鸿。
枕石不须归,梦入华虚中。
【注释】:
- 洞天更奇阔,仙乎飞来峰。——指西湖上的灵隐寺。灵隐寺的山门是洞门,飞来峰的景色十分幽雅,有仙境之感。
- 峥磷低打头,崔巍峭摩空。——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树荫千障黑,僧咒一灯红。——树林中一片昏暗,只有僧人燃着的灯光发出红色的光芒。
- 线天通幻界,玉乳滴玲珑。——像丝线一样纤细的天缝通向神秘的世界,晶莹的玉浆从石缝中滴落,形成了如珍珠般璀璨的景象。
- 非秋垂白露,当暑生凉风。——秋天没有露珠,夏天却没有炎热的气息。
- 何必摩崖篆,斑剥蚀苔封。——不必刻在岩石上的摩崖碑文,已经被苔藓侵蚀得斑驳不堪。
- 何必佞释老,镂石害天工。——何必去追求佛教,雕刻石碑反而破坏了大自然的美。
- 我游亦飞来,雪泥著爪鸿。——我也如同一只大雁一样飞翔而来,脚下留下了足迹。
- 枕石不须归,梦入华虚中。——我枕着石头并不需要回家,我的梦境已经进入了虚无缥缈的世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杭州灵隐寺的经历和感受。诗中用“洞天”“飞来峰”等词汇形容灵隐寺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对宗教的质疑态度,认为没有必要去追求佛教的信仰。此外,诗人还通过描绘自己梦中的情景,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