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朝露,溘忽不可留。
矧以弱鲁质,际此多难秋。
客地雅难乐,亲朋结良俦。
移我新浊酿,涤此无尽愁。
酡颜不久热,相对复何求。
富贵岂不愿,何以善贻谋。
【注释】
伯兄由奉贤来松江连床三日 其三:这是第三首诗的标题。伯兄:对哥哥的尊称。松江(今属上海市):地名,在江苏松江县。连床:即并床。三日:指三天。
【译文】
人生若朝露,忽忽不可留,何况以弱国质,正多艰难秋。
客地难乐聚,亲朋结良俦,移我新浊酿,涤此无尽愁。
酡颜不久热,相对复何求?富贵岂愿得,何以善贻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清同治四年(1865年)九月写的,当时作者22岁,他的弟弟也才7岁。诗中抒发了诗人因弟弟远来而感到的喜悦和对前途命运的忧虑。
“人生若朝露,溘忽不可留。”诗人用比喻手法写出人生短促,世事无常,勉励自己要珍惜生命,奋发有为。
“矧以弱鲁质,际此多难秋。”作者用反问的语气,表明自己是祖国弱小民族的代表。这时正值清王朝内乱频繁,国家多难之际,诗人忧心如焚。
“客地雅难乐,亲朋结良俦。”由于战乱,诗人不能与亲人团聚,只好与友人相聚,这两句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苦闷和忧郁。
“移我新浊酿,涤此无尽愁。”诗人把朋友带来的酒端起,借饮消愁。
“酡颜不复热,相对复何求。”饮酒之后,诗人觉得心情舒畅,面红微醉。但他又想到,人生短暂,欢乐难得,不如趁年轻好好为国家效力,因此说:“何求?”
“富贵岂不愿,何以善贻谋。”诗人既想建功立业,又想留下美好名声,但又不能实现自己的心愿。这里诗人流露出一种无奈的心情。
这首小诗歌抒发了作者对弟弟远来的欣喜之情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