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后记裁衣,雪窖冰天,万里追随班定远;
长安仍索米,鸢肩火色,九衢恸哭马宾王。
【注释】
挽玉保:即《玉关劳师》,为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律诗。“联”指结集。
后记:作者自注,此篇是作者于天宝三载(744)在长安所作的《玉塞歌》四首中的第四首歌,原诗为:“短后裁衣雪满山,玉关万里少行客。雪中送客无消息,雪上空留马行处。”
长安仍索米:作者自注,此篇是作者于天宝三载(744)在长安所作的《玉塞歌》四首中的第四首歌,原诗为:“长安道边多白骨,家人相送归黄沙。”
鸢肩火色:鸢肩,形容人的颈长。
九衢:京城里的街道,纵横交错。
【赏析】
这首诗以《玉塞歌》为题,写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发动叛乱,唐军节度府将高仙芝、封常清率军平叛,而朝廷却派御史大夫萧至忠前往督战,结果被叛军打败的事。
前两句“短后裁衣雪满山,玉关万里少行客”,说当时西北边地大雪纷飞,连衣服都来不及裁剪,但玉门关外却很少见到出征的士兵。这反映了边地的寒冷和荒凉。
第三句“长安仍索米,鸢肩火色”。长安城里还在向士兵索取粮食,士兵们的肩头都被晒得黑了,就像火焰一样。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士兵们艰苦的生活条件。
尾句“九衢恸哭马宾王”,说长安街头到处都在为阵亡将士痛哭流涕,马援(字子房)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马援是东汉初年著名的军事家,他曾率领大军平定南方的叛乱,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他因事得罪皇帝,被贬到交趾郡当郡守。交趾郡离长安很远,但马援还是毅然决定亲自去上任。有人劝他说:“您已经老了,怎么能去那么远的地方?”马援回答说:“男儿应该志在四方,怎么能老在家里呢!”于是马援踏上了赴任的旅程。
马援虽然年纪已大,但依然精神矍铄,一路风尘仆仆地到达了交趾郡。当他登上郡衙大堂时,看到那些官吏们一个个都是满面油光,就知道他们不是真心实意地为他办事。于是,马援就写了一首《诫兄子严敦书》,告诫他们要忠诚、正直、勤政为民。他还特别叮嘱儿子马严、马敦说:“我们做官一定要廉洁奉公,不要贪图钱财、美色等身外之物;还要关心百姓疾苦,为他们排忧解难。”
后来,马援在交趾郡任职期满回京述职时,受到皇帝的表彰和赏赐。马援十分感激地说:“我本想为朝廷效力,没想到却遭到了小人的诽谤和陷害。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想真正为天下苍生造福,就不能只顾自己荣华富贵,而要时刻想着百姓的安危和冷暖。”
这首《诫兄子严敦书》不仅体现了马援的高尚品德和远大抱负,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