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映寒潭,皎皎含清虚。
不可谓之有,焉可谓之无。
古仙凌鹤背,来往紫云衢。
吹笛过洞庭,鸣珂谒天都。
千年不火食,兰露芬可茹。
绰约桃花颜,莹洁冰雪肤。
尘世谤仙者,蠢蠕何其愚。

诗句释义与赏析

秋月映寒潭,皎皎含清虚。不可谓之有,焉可谓之无。

注释:

  • 秋月映寒潭:秋天的月亮映照在深冷的湖潭上。
  • 皎皎含清虚:月光明亮而纯净,如同空灵的虚无。
  • 不可谓之有,焉可谓之无:不能将其视为具体存在,但也无法否认其存在。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超然物外的意境,通过“秋月”和“寒潭”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寂静、清冷而又深邃的氛围。诗人用“皎皎含清虚”来形容月光的明亮与纯净,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不可谓之有,焉可谓之无”则体现了诗人对于事物本质的思考,既非具体存在又无法否认其存在的矛盾,展示了诗人的哲学深度。

古仙凌鹤背,来往紫云衢。

注释:

  • 古仙凌鹤背:古代仙人骑在鹤背上,飘然而过。
  • 来往紫云衢:在紫色云雾中往来。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仙境中仙人乘鹤翱翔的画面,展现了仙人超凡脱俗的气质和境界。通过“紫云衢”这一形象化的表达,将仙人的活动场所描绘得更加生动、神秘。

吹笛过洞庭,鸣珂谒天都。

注释:

  • 吹笛过洞庭:吹奏笛子穿越洞庭湖。
  • 鸣珂谒天都:骑着马,带着响铃(鸣珂)去拜见天帝。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仙人与世俗世界的交流场景,展现了仙人不畏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通过“吹笛过洞庭”、“鸣珂谒天都”等意象,将仙人的行为表现得既有诗意又充满力量。

千年不火食,兰露芬可茹。

注释:

  • 千年不火食:历经千年依然不使用火烹饪食物。
  • 兰露芬可茹:兰花的香气可以食用。

赏析: 这两句诗强调了仙人生活的简朴与自然,无需依赖火食,能够直接食用兰露,展现出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绰约桃花颜,莹洁冰雪肤。

注释:

  • 绰约桃花颜:容颜如桃花般绰约多姿。
  • 莹洁冰雪肤:肌肤晶莹剔透,如同冰雪一般纯洁。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赞美仙人的美丽外貌和纯净心灵,进一步展现了仙人超凡脱俗的形象。诗人通过对仙人外貌和气质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尘世谤仙者,蠢蠕何其愚。

注释:

  • 谤仙者:诽谤仙人的人。
  • 蠢蠕何其愚:愚蠢至极的蠢人。

赏析: 诗人通过对比仙人与尘世中的人们,揭示了人们对于美好的追求往往是出于无知或偏见。这句诗寓意深远,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批判了那些无知且愚蠢的人。

总结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仙境。诗人通过对仙人的描述,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批评了那些无知且愚蠢的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