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求宁致清宴,坐拥图书千万卷。
省览机政日中昃,典学稽文意靡倦。
微臣岁久侍华清,讲席经帷燕常见。
避暑多在甘泉宫,柳风槐露迎凉院。
几畔秋兰袭袂香,阶下新荷映波茜。
圣情怡豫对清流,微飔不用移宫扇。
日挥凤纸恒百幅,退笔为山墨为淀。
远自篆籀逮挽近,缥囊玉轴罗群彦。
漏痕钗脚法益奇,虎卧龙跳势屡变。
御笔腕下集大成,俯仰千秋称独擅。
临摹最爱米与苏,古人重见开生面。
襄阳野老旧知名,异代遭逢数称善。
当年承诏入深宫,落笔惊奇响春殿。
米颠豪放本不羁,紫袍自裹端溪砚。
长笺流传入内府,侧近龙香荷宸盼。
字大如碗近数百,淋漓潇洒吴淞绢。
钟王颜柳各有态,尽入豪端供结撰。
劲笔轩翥摩丹霄,奇情天矫蹑飞电。
珠玑万斛神采殊,珊瑚百尺霞光绚。
蒙赐御笔临米芾长幅恭纪
圣主求宁致清宴,坐拥图书千万卷。
省览机政日中昃,典学稽文意靡倦。
微臣岁久侍华清,讲席经帷燕常见。
避暑多在甘泉宫,柳风槐露迎凉院。
译文:
圣明的皇帝寻求安宁来举办一场清宴,他坐在宝座上,周围堆满了各种书籍。
每天忙碌于处理政务,从中午一直工作到傍晚,对学习查文献也没有感到厌倦。
我(作者)年岁已久一直在华清宫为皇帝服务,皇帝经常在讲学的时候,我在旁边陪伴着他。
皇帝喜欢在夏日里去甘泉宫避暑,那里有柳树吹来的风和槐花洒满的庭院。
书桌旁的秋兰散发出阵阵香味,台阶下的荷花映照着碧绿的水波。
皇帝的心情很愉快,对着清澈的流水,微风不用扇子就足以让身体凉爽起来。
一天能书写上百张凤字形的纸张,退下笔后,笔力如同山峰一样坚厚,墨色如同山石一样沉静。
从篆书、隶书到小篆、楷书,再到行书、草书,一直到后来的楷书、行书、草书,他都一一涉猎过,收集了许多名家的书札和书画。
漏斗上的花纹越来越精致,虎卧龙腾的书法变化无穷。
皇帝的笔下集大成,他的书法作品,无论是仰望还是俯视都令人赞叹不已,称颂他是独一无二的。
我特别喜欢临摹米芾和苏轼的书法,古人见到他们的书法仿佛重新见到了他们本人。
襄阳的米芾以野老的身份知名,但他却遭遇了不同时代的君主对他的赏识。
当年我奉诏入京,那时我在皇宫里落笔,听到的声音让春天的宫殿都显得惊奇。
米芾豪放的性格本就自由不羁,他穿着紫袍亲自包裹着端溪砚。
他的长篇大论流传到宫中,皇帝非常期待。
字写得又大又圆,直径近几百寸,潇洒自如,就像吴淞的绢一样。
钟王颜柳各有姿态,全都被纳入了豪强的笔法之中。
他用劲笔挥舞,笔势如飞,好像要冲上云霄。
他的奇思妙想天马行空,好像要飞上天电。
他的书法用万斛之珠来形容也毫不过分,像珊瑚一样绚烂多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接到皇帝的御笔临摹米芾作品的诏书后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首二句描写皇帝的清雅生活和皇帝对书法艺术的重视;三、四两句描绘皇帝每日忙于处理政务和学习查文献的情景;五、六句描述了诗人与皇帝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和皇帝对诗人的关怀;第七、八句赞扬了皇帝的书法造诣以及他对文人学士的尊重。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皇帝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