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寄吴会,苜蓿不充肠。
谋身若无策,教士端有方。
皋比座岳岳,讲鼓声琅琅。
大儿发垂肩,双燕新颉颃。
中男复秀慧,趋拜阿叔傍。
幼儿如琢玉,绣褓吹微香。
闲官易乞假,宁不怀其乡。
萧萧竹窗下,方今施两床。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考核内容广,有意象分析、艺术手法分析、语言风格分析、炼字等。赏析时既要指出其表现的内容,又要分析其运用的方法及效果。本题主要考察炼字的艺术手法,解答时先指出其用词的巧妙之处,然后结合全诗内容具体分析其效果。
本诗前四句写自己寄居苏州时的生活状况和心情。首联“一官寄吴会,苜蓿不充肠”,说自己在吴郡任职,但吃不饱肚子。颔联“谋身若无策,教士端有方”,说自己谋生没有良策,教育学生却很有办法,意谓自己在政治生活中无所作为,但在教育事业上却能有所建树。颈联“皋比座岳岳,讲鼓声琅琅”,写自己办公处高耸如山,讲课之声响亮如钟。尾联“大儿发垂肩,双燕新颉颃”,写自己两个儿子长得很好,小孙子也长得像美玉一样漂亮。末句“闲官易乞假,宁不怀其乡”,说自己虽然是个闲职,但容易请假回家。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
一官寄吴会
苜蓿不充肠
谋身若无策
教士端有方
皋比座岳岳
讲鼓声琅琅
大儿发垂肩
双燕新颉颃
中男复秀慧
趋拜阿叔傍
幼儿如琢玉
绣褓吹微香
闲官易乞假
宁不怀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