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然益咏堂,乃在秋山原。
棠阴旧时路,亏蔽见庭轩。
岁时父老来,再拜罗牺樽。
筳篿走妇子,击鼓闻千村。
昔人亦已去,风土怀旧恩。
朱邑安桐乡,且以嘱子孙。
知公恋兹土,窈冥来朱幡。
前有霁云祠,相与招忠魂。
千载顿邱路,灵爽常弗谖。

益咏堂诗二首 其二

注释:

  • 巍然益咏堂,乃在秋山原。

  • 注释: 雄伟的益咏堂就坐落在秋山的原野上。

  • 棠阴旧时路,亏蔽见庭轩。

  • 注释: 从前棠树遮荫的小路上,如今只能看见庭院的轩窗。

  • 岁时父老来,再拜罗牺樽。

  • 注释: 逢年过节,父老乡亲们会来到此地,向神明再次叩拜,献上供品。

  • 筳篿走妇子,击鼓闻千村。

  • 注释: 妇女儿童手执工具,敲锣打鼓,声传数里。

  • 昔人亦已去,风土怀旧恩。

  • 注释: 过去的人已经离去,但风土人情仍然让人怀念。

  • 朱邑安桐乡,且以嘱子孙。

  • 注释: 朱邑安心地留在桐乡,并嘱咐他的子孙。

  • 知公恋兹土,窈冥来朱幡。

  • 注释: 我知道你对这土地有深厚的感情,所以特意带来了红绸。

  • 前有霁云祠,相与招忠魂。

  • 注释: 前面是霁云祠,我们在这里共同祭祀那些忠魂。

  • 千载顿邱路,灵爽常弗谖。

  • 注释: 千百年来,这条通往顿邱的道路依然畅通无阻,神明的灵魂也常常在此徘徊。

译文:
巍峨的益咏堂矗立在秋山原上,昔日的棠荫小路如今只剩下庭前的轩窗可见。每逢佳节,父老乡亲们纷纷前来,再次拜谢神灵,奉献供品。孩子们手持工具,妇女们挥舞着手中的红巾,敲击着锣鼓,声音传遍了整个村庄。人们怀念着过往的人和事,而朱邑则安心地留在桐乡,并嘱咐他的子孙要传承下去。

我知道你对这土地有深厚的感情,因此特意带来了红绸作为纪念。前面是霁云祠,我们在这里共同祭祀那些忠魂。千百年来,这条通往顿邱的道路依然畅通无阻,神明的灵魂也常常在此徘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祠堂及其周围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历史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同时,诗人还通过人物的活动和情感表达,传达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具有浓厚的历史韵味和地域特色,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