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凄城上乌,明星照东隅。
忽闻香漏声,旋闻慈母呼。
慈母无安眠,教儿何劳劬。
刻香如刻烛,贯之以青蚨。
袅袅馀香尽,榆荚鸣铜壶。
母起灯下绩,儿亦灯前趋。
从此书一卷,宛转度朝晡。
自昔称贤母,未若香漏殊。
愿言作短章,广以勖吾徒。
诗句释义
香漏诗:香漏是一种古代计时工具,通过燃烧香料的香气来计时。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场景,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凄凄城上乌:描述了清晨时分,乌鸦在城墙上哀鸣的场景。这里的“凄凄”形容乌鸦叫声凄凉而悲伤。
明星照东隅:太阳的第一缕光线照亮了东方的天空。这里的“明星”指的是太阳,“照东隅”意味着太阳的光辉洒向东方。
忽闻香漏声:突然听到香炉中燃烧香料的声音,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旋闻慈母呼:听到母亲呼唤的声音,表达了对孩子的牵挂和关心。
慈母无安眠:母亲为了孩子操劳,无法安眠。这里的“无安眠”强调了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奉献。
教儿何劳劬:母亲教导孩子,不需要如此辛苦劳累。这里的“何劳劬”表达了对孩子的安慰和鼓励。
刻香如刻烛:比喻燃烧的时间短暂且珍贵。这里的“刻香”指的是点燃的香料,“刻烛”则是指蜡烛燃烧的时间。
贯之以青蚨:将香料串起来作为钱使用。这里的“青蚨”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货币,象征着财富和价值。
袅袅馀香尽:形容香味逐渐消散,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
榆荚鸣铜壶:榆树枝上的榆荚在铜壶中碰撞发出声音。这里的“铜壶”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水瓶,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
母起灯下绩:母亲起床在灯光下纺织。这里的“灯下”指的是夜晚或白天的室内照明,“绩”则是指纺织工作。
儿亦灯前趋:孩子也来到灯前学习或玩耍。这里的“灯前”指的是室内照明的环境,“趋”则是指接近或跟随的动作。
从此书一卷,宛转度朝晡:从那时起,每当读书时,时间仿佛变得缓慢,仿佛在度过一天之中的上午和下午。这里的“宛转”表示时间的变化和流逝,“朝晡”指的是早晨和傍晚。
自昔称贤母,未若香漏殊:自古以来都有称赞伟大的母亲的故事,但是不如这香漏那样独特和珍贵。这里的“自昔”指的是自古以来,“称贤母”指的是赞美伟大的母亲,“未若香漏殊”则是指香漏比赞美伟大母亲更有意义。
愿言作短章,广以勖吾徒:我希望你能写一首诗,以此来勉励我和你的其他学生。这里的“勖吾徒”指的是鼓励我们的学生,“短章”指的是简短的文章或诗歌,“作”则是创作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关于母亲和孩子的故事,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香漏的描写,象征了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美好。同时,通过对母亲的描绘,展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的形象。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爱和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