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舸三月赋归欤,人似汀鸥迥自如。
茭菜白时炊黍米,杨花飞处卖河鱼。
香添炉火朝餐后,茶爱铛声午梦馀。
槛外清波帘外月,何须高枕必吾庐。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轻舸 —— “轻舸”指的是轻便的小舟,这里可能是诗人乘坐的小舟。
三月赋归欤 —— 在三月初的时候,诗人赋诗表达自己想要归隐的愿望。“归欤”是古代文言文中的一种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回去吧”。
人似汀鸥迥自如 —— 诗人站在小舟上,仿佛看到了水中的汀洲上的鸥鸟,与自己一样自在地飞翔。“汀”在这里指水边的沙洲,“鸥”即鸥鸟。
茭菜白时炊黍米 —— 当茭菜长出白色的时候,诗人用它来做饭,用的是“黍米”,黍是一种谷物。
杨花飞处卖河鱼 —— 当杨花飘落的时候,渔民们会去河边捕鱼,诗人也参与了这一活动。
香添炉火朝餐后 —— 饭后的香气使得炉火更加旺盛,诗人享受着这温暖的时刻。
茶爱铛声午梦馀 —— 午后,当茶汤煮沸的声音响起,诗人的梦境也随之醒来。
槛外清波帘外月 —— 外面的景色是清澈的波光和明亮的月光,而诗人却只能看到帘外的景色。
何须高枕必吾庐 —— 诗人认为,没有必要一定要居住在高楼大厦中才能感到舒适,因为即使住在简陋的小屋中,也能够拥有美好的生活。
以下是这首诗的译文:
轻舸
轻舟三月赋归欤,人似汀鸥迥自如。
茭菜白时炊黍米,杨花飞处卖河鱼。
香添炉火朝餐后,茶爱铛声午梦馀。
槛外清波帘外月,何须高枕必吾庐。
注释:
- 轻舸:轻快的小舟。
- 三月:春季的三个月。
- 赋归欤:表示想要回归自然,过隐居的生活。
- 人似汀鸥迥自如:形容自己在小舟上自由自在的样子,如同水中的鸥鸟一样无拘无束。
- 茭菜白时炊黍米:茭菜成熟的时候,用来煮食的是黍米。
- 杨花飞处卖河鱼:杨花飘落的地方,有人摆摊卖河鱼。
- 香添炉火朝餐后:饭后的香味使炉火更旺。
- 茶爱铛声午梦馀:喝茶时锅巴的声音让午睡的梦也变得悠长。
- 槛外清波帘外月:外面的湖面波光粼粼,帘外的月亮明亮。
- 何须高枕必吾庐:不必住在高楼大厦里才觉得舒适,即使是在简陋的小屋中也可以过得愉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乘坐轻舟归来的场景,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轻舸”、“三月”、“人似汀鸥”、“茭菜白时炊黍米”等意象,都充满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赞美。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何须高枕必吾庐”,更是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