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后东南乱,七国同日叛。
条侯天上下将军,兽走鸟飞各骇散。
伯禄奇谋忽见弃,庸人多鄙推锋计。
白头举事笑无成,当年枉说铜盐利。
天下皆一家,奈何同仇雠。
岂真具反相,此事固有由。
君不见,博局区区小技耳,争道乃杀吴太子,吴王之谋自此始。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楚汉相争时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其中“七国反”一句描述了齐、赵、楚三国联合背叛汉王刘邦的事件。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五十年后东南乱,七国同日叛(五十年后):指汉朝建立后的第五十年,即公元前185年,齐、赵、楚等七国反叛。
- 条侯天上下将军,兽走鸟飞各骇散(条侯):即周亚夫,西汉初年的名将,被封为条侯。上将军:即李左车,汉朝名将,因功被封为上将军。
- 伯禄奇谋忽见弃,庸人多鄙推锋计(伯禄):韩信,西汉初年的名将,曾提出奇袭的策略。
- 白头举事笑无成,当年枉说铜盐利(白头:形容年纪大): 指项羽在起兵反秦时,虽然年轻有为,但最终失败。
- 天下皆一家,奈何同仇雠(同仇雠:共同的敌人): 指天下人都应该团结起来,对抗共同的敌人。
- 岂真具反相,此事固有由(岂真具反相:难道真的有造反的情况存在吗?这件事自有其原因): 表示对当时情况的疑惑,认为事情的发生是有原因的。
- 君不见,博局区区小技耳(君不可见):你难道不知道吗?比喻这些小事不值得一提。
- 争道乃杀吴太子,吴王之谋自此始(争道:争夺道路): 指吴王为了争夺道路而杀害了吴国的太子。
-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楚汉相争时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感慨和对于历史变迁的理解。诗中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战争与纷争,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发展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