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泄春光看柳条,柔荑始发不胜娇。
陶门临水黄微缀,灞岸含烟翠欲描。
待雨催成张绪态,因风怯舞小蛮腰。
清明谷雨时过后,更爱浓阴覆画桥。
新柳
漏泄春光看柳条,柔荑始发不胜娇。
陶门临水黄微缀,灞岸含烟翠欲描。
待雨催成张绪态,因风怯舞小蛮腰。
清明谷雨时过后,更爱浓阴覆画桥。
注释:
- 漏泄春光:春天的气息透过缝隙渗透出来。春光,指春天的日光。
- 柔荑(tí):嫩芽或嫩枝。
- 陶门: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西郊,是古代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
- 黄微:黄色的微光,形容阳光微弱。
- 灞岸:灞水岸边,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北郊。
- 张绪:唐代诗人,字思光,曾任中书舍人、太子少师等职,诗作多写男女之情。
- 小蛮腰:古代美女杨玉环的代称,她以纤腰著称。
- 清明谷雨时过后:清明节和谷雨节气之间。清明时节天气渐暖,谷雨则是春季的最后一场降雨,此时万物生长旺盛。
- 浓阴:树木枝叶茂盛形成的阴影。
- 画桥:用彩绘装饰的桥梁,常用于诗词中描写美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柳树的美丽景色。首句“漏泄春光看柳条”,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柳树上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第二句“柔荑始发不胜娇”,则通过描写柳芽的娇嫩,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接下来的几联则是对柳树不同状态的描述。第三联“陶门临水黄微缀,灞岸含烟翠欲描”,描述了陶门前的水波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而灞河岸边的树木被薄雾笼罩,仿佛要被描绘下来一般。第四联“待雨催成张绪态,因风怯舞小蛮腰”,则描绘了柳树在雨后变得更加婀娜多姿,如同女子轻盈起舞的情景。第五联“清明谷雨时过后,更爱浓阴覆画桥”,则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清明和谷雨之后,更加喜爱这浓郁的柳荫覆盖下的美景。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春天柳树的美丽与生机,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