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鹦鹉语徒工,反哺真存孝子衷。
寄慕啼残檐角月,怀恩吹到棘心风。
火流真兆兴王瑞,粒啄难酬慈母功。
至性休甘让飞鸟,蓼莪诗句好研穷。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不同鹦鹉语徒工,反哺真存孝子衷。”
  • 注释: 这里提到“不同鹦鹉语”,暗示其他鸟类如鹦鹉虽能模仿言语。“语徒工”指模仿的技艺高超,但不及真正的人言。“反哺”是比喻孝顺的行为。
  • 译文: 虽然其他鸟可以学着人类说话,但是真正能表达孝心的是那些会反哺的鸟类(即父母对子女的养育)。
  1. “寄慕啼残檐角月,怀恩吹到棘心风。”
  • 注释: “寄慕”表示思念或寄托之情。“啼残檐角月”形容月光在夜晚依然明亮而持久,象征着持续不断的思念。“怀恩”指怀念恩情。
  • 译文: 月光照耀下,鸟儿依旧不停地鸣叫,仿佛在思念远方的亲人,即使夜色已深仍不停歇。
  1. “火流真兆兴王瑞,粒啄难酬慈母功。”
  • 注释: “火流”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象征性的光芒或征兆。“兴王瑞”指的是吉祥的征兆预示着帝王的兴起。“粒啄”通常用来形容小事情或微薄的贡献。
  • 译文: 如同火焰流动一般,预示着国家将有兴旺发达的祥瑞之兆。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喂食,也难以报答母亲的伟大付出。
  1. “至性休甘让飞鸟,蓼莪诗句好研穷。”
  • 注释: “至性”意指最高的道德品质或纯真无邪的性格。“甘让”是指愿意放弃或退让的态度。“蓼莪”出自《诗经》,是一首表达哀悼的诗篇,常用来悼念亡者。
  • 译文: 拥有最高品德的人不会因外界的压力而轻易放弃或让步,正如蓼莪这样的古诗篇所表达的那样,我们应该深入探究其含义并不断努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鹦鹉与真鸟的不同行为和情感,突出了孝顺和感恩的主题。诗中以自然界的现象为隐喻,表达了对长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整体上,诗人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性中最为崇高的品质——孝顺和感恩的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