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四十载循吏,本实心,行实政,遗爱在民,到处棠阴思召伯;
捍万千贼凶锋,内无饷,外无援,见危授命,他年庙食重程乡。

【注释】:

“挽文晟”即“挽文宪公”,文宪,文天祥的字。文天祥曾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等职,曾于宋亡后坚持抗元。此诗是作者在文天祥被俘后所写的悼念之词。

“垂四十载循吏”,意为文天祥为官四十余年(从1219年南宋灭亡到1283年去世),“循吏”即循分守职之官。

“本实心,行实政”,意指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

“遗爱在民,到处棠阴思召伯”,意指他在民间留下了美好的口碑和影响,他的政绩如同甘棠一样,让百姓怀念。

“捍万千贼凶锋,内无饷,外无援”,意指他面对敌人的威胁和困难时,没有外援,只有自己的力量。

“见危授命,他年庙食重程乡”,意指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赏析】:

《挽文宪公》是一首纪念文天祥的诗词,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有深刻的寓意,既表达了对文天祥的敬意和怀念,也表达了对他一生为国为民付出的赞美。

首两句“垂四十载循吏,本实心,行实政,遗爱在民,到处棠阴思召伯”,是对文天祥为官四十年的描述和赞扬。其中,“垂四十载”意为文天祥为官四十余年(从1219年南宋灭亡到1283年去世);“循吏”即循分守职之官,意为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本实心,行实政”则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奉献精神;“遗爱在民,到处棠阴思召伯”则表达了他在民间留下了美好的口碑和影响,他的政绩如同甘棠一样,让百姓怀念。

中间两句“捍万千贼凶锋,内无饷,外无援,见危授命,他年庙食重程乡”,则是对文天祥面对敌人的威胁和困难时,没有外援,只有自己力量的表现。其中,“捍万千贼凶锋”意味着他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和威胁时,毫不畏惧,坚决抵抗;“内无饷,外无援”则表达了他面临的困境和孤立无援的状况;“见危授命,他年庙食重程乡”则表达了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末两句“见危授命,他年庙食重程乡”,则是对文天祥为国为民付出的巨大贡献的高度评价和赞颂。其中,“见危授命”则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无私奉献;“他年庙食重程乡”则表达了人们期待他能够被后人铭记和传扬。

整首诗通过对文天祥一生的赞美和怀念,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以及对人民的深情厚谊。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佩和怀念之情,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位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