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浪有回天志,今日真成去国吟。
回首五云宫阙迥,柴车恻恻怆余心。
此去东山与西山,白石齿齿松柏顽。
或劝蹈海未忍去,且歌惜誓留人间。
东山白云日夜飞,西樵山下柘桑肥。
百亩耕花花埭宅,先生归去未应非。
古今碑刻三千纸,行装裍大如牛腰。
澹如楼中七桧下,摊碑瀹茗且听潮。

【解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归隐后所写,表达了作者归隐后的孤寂与无奈。

第一句“平生浪有回天志”,意思是说,我生前曾立志要扭转乾坤,但如今已经没有能力去改变了,只好作罢。“回天”即挽回时局,扭转乾坤的意思。这里用“浪有”表明其虚妄之念。“真成”指实际上已无法挽回。“吟”是咏叹的意思。

第二句中“回首五云宫阙迥,柴车恻恻怆余心。”意思是说,回头遥望那五云缭绕的皇宫(代指京城),心中不禁悲怆不已。“五云”是皇帝的象征。“柴车”是古代的一种车辆,这里借指诗人自己的车子。“恻恻”形容心情悲伤。“怆余心”指心中充满悲痛之情。

第三句“此去东山与西山,白石齿齿松柏顽。”意思是说,这次离开故乡去隐居,只能到东山和西山一带去了。“东山”和“西山”是地名,分别指在今浙江嵊县境内的东山、西山。“白石”是岩石的一种,“齿齿”形容坚硬。“松柏顽”是松树和柏树。这里用来比喻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

第四句“或劝蹈海未忍去,且歌惜誓留人间。”意思是说,有人劝他跳东海自杀,但他不忍心这样做。“蹈海”是跳入海中淹死的意思。“惜誓”是指珍惜誓言、决心不渝。“人间”指人世间。

第五句“东山白云日夜飞,西樵山下柘桑肥。”意思是说,在东山看到白云飘飞,而在西樵山脚下看到柘树长得茂盛肥硕。“东山”和“西樵”也是两地名,分别是在今江西奉新境内和福建福清境内。

第六句“百亩耕花花埭宅,先生归去未应非。”意思是说,我有一亩地可以耕种,花埭宅就是现在的奉化溪口,先生你回去以后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吧。“耕田”是耕种田地的意思,“百亩”是数量词组,表示面积很大。“埭宅”是水边的房屋,这里指花埭村,在浙江奉化市溪口镇境内。“先生”是对人的尊称,这里是自指。

最后两句“古今碑刻三千纸,行装裍大如牛腰。”“碑刻”“行装”也是诗人自指。

第七句“澹如楼中七桧下,摊碑瀹茗且听潮。”意思是说,我身后的古迹很多(包括历代帝王的陵墓、石碑、摩崖等),像七棵桧树那样高大挺拔。“澹如”意思是庄重而不浮躁。“楼中”是楼阁中的亭台楼阁。“摊碑”是指拓印石碑。“瀹茗”是煮茶,也即泡茶。“潮”指潮水。

【赏析】

本诗以抒发归隐后孤寂的心情为主调。首联写诗人对朝廷无能为力的感慨;颔联写诗人对家乡的依恋;颈联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态炎凉的慨叹;尾联写诗人归隐后仍忧国忧民。全诗语言朴素,意境高远。

全篇由昔及今,由朝廷至山林,由仕宦至归隐,由外向内,由繁华而至寂寞,层层转折,环环相扣,一气贯注到底,感情沉郁而深沉,读来令人感慨系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