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槛苍茫千古事;过江多少六朝山。
【注释】
倚槛:靠在栏杆上。苍茫:模糊不清,指世事变幻莫测。千古事:千年来的事。过江:经过长江。六朝山:指南京附近的钟山。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曾建都于此。这里借指南京。
【赏析】
《大观亭联》是一首咏史抒情诗,全诗以“倚栏”起兴,由凭栏远眺到凭吊历史,再由怀古转入议论,最后归结到现实。诗人从历史的变迁中联想到现实,又从现实的沉沦中引出对历史的评价和感慨,抒发了作者的忧愤之情。
开头两句,写凭栏远眺。“倚槛”,就是靠在栏杆上,这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意象。“苍茫”二字,点出了景物的迷蒙,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他站在那里,仿佛置身于千年之前,看到了无数的历史事件在眼前展开,但这一切对于他来说,都已经变得模糊而遥远,无法把握。这两句诗,通过写景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哲理。
诗人转向了对历史的思考。“过江”,指的是渡过长江,这是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在这首诗中,“过江多少六朝山”一句,则是指那些曾经经历过沧桑巨变的六朝(包括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遗迹。诗人站在这个历史节点上,不禁发出了感慨:“过了江边的,有多少六朝的山啊!”这句诗,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思考。它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担忧。
诗人将这种担忧带到了现实中。“多少”两字,既表达了数量之多,也暗示了问题的严重性。“六朝山”,在这里,不仅仅是指那些真实的山峰,更是象征着历史的沉浮和现实的困境。诗人通过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眼光。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与繁荣,同时也要对历史的教训保持警惕,以避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