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顾石公座中,接席倾衿,当日久钦儒者象;
继汪悔翁而后,徵文考献,藏山遗有等身书。
这首诗是一幅对联,上下联各含八句,共十六字。上联“在顾石公座中,接席倾衿”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醉时歌》,下联“继汪悔翁而后,徵文考献,藏山遗有等身书”则取自清代学者汪中(悔翁)的《祭李少鹤文》。下面是诗句的逐句解释:
上联:“在顾石公座中,接席倾衿。”
- 顾石公座:指的是古代文人雅士聚首之地,顾石可能是某个文人的号或别称。
- 接席倾衿:指在宴会中与文人雅集,彼此交流思想感情。
下联:“继汪悔翁而后,徵文考献,藏山遗有等身书。”
- 汪悔翁:指的是清代学者汪中。
- 徵文考献:即征文考试,选拔人才。
- 藏山遗有等身书:形容藏书极多,如山一般高。
整体释义:在顾石公座中,我与诸位文人雅士相聚,分享彼此的思想情感。继承汪中先生的学术精神,我们通过征文考试选拔贤才,且家中收藏的书籍如山一般众多。
译文:
在顾石公座中,我与诸儒友共话诗文,倾心相待;继汪悔翁之后,我们以文会友,切磋学问,家中藏书如山般厚重。
赏析:这是一首赞颂文人雅集和学术研究的对联,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文人学术交流活动的向往与尊敬。上联描述了与文人雅集的情景,下联则表达了继承前辈遗风,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决心。整幅对联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文人间的交流互动,也有对知识的传承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