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蠹圮天纲,势成土崩疾。
思陵号恭俭,坐困流贼出。
罪归亡国臣,茹恨殉社稷。
至今万寿山,指点过者泣。
杳杳歌太阳,峨峨瞰凝碧。
尚书再集社,灵感到胸臆。
分泪溢吟毫,三月十九日。
兴亡一垤影,影中验得失。
毋劳费天问,终卜立人极。

【注释】

庸庵尚书于沪上主逸社弟二集适值二月十九日爰命题为万寿山怀古余忝与会归而补作。

庸庵尚书:指张英,字衡臣,号庸庵,清朝大臣。

沪上:即上海。

主逸社:主持逸社的活动。逸社是文人雅集的地方。

二集:第二次聚会。

适值:恰巧遇到。

二月十九日:古人以十二地支记年,二月为壬寅年,十九日为壬寅月的第二十一天,故称二月十九日。

爰(yā):于是,就。

命题:题词或作诗。

万寿山怀古:万寿山是上海的一个著名风景区,诗人在这里感慨往事,怀念古代帝王。

“巨蠹”句:意思是说大蛀虫败坏了天纲,导致国势土崩瓦解之速。

“思陵”句:思陵,指明思宗崇祯皇帝,谥号思陵。这里借指明朝末代皇帝。

“罪归”句:意思是说亡国之君都是罪魁祸首,他们忍气吞声,被流贼逼迫出宫。

“至今”句:意思是说现在万寿山上,还时常有人指着过路的人流泪。

“杳杳”句:杳杳,渺远的意思。太阳和月亮都是天上的天体,但太阳离地球较近,月亮离地球较远,所以用“杳杳”来表示太阳的遥远。

“峨峨”句:峨峨,高峻的样子。凝碧峰,万寿山上的一座高峰。

再:又一次。

灵感:灵感即灵感力,是诗文创作的一种动力,也指诗文创作的才思。

“分泪”句:意思是说分掉的眼泪已经溢满笔端。

兴亡:兴起与灭亡。

一垤(dié)影:意思是说兴亡的踪迹就像一粒小沙一样微不足道。

“毋劳”句:意思是说不必劳烦上天去探求答案。

费:花费。

天问:指天意、天命。天问就是天意、天命的探求或疑问。

立人极:建立人的正道。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张英(张衡)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曾任礼部尚书等职,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诬陷下狱,后虽得释,但仍被贬为平民。这首《万寿山怀古》便是他在一次逸社中所作。

此诗开头四句写景叙事,概括了明王朝覆灭的历史过程,其中“巨蠹”、“土崩”、“坐困流贼”等语十分生动形象,表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事变的深刻理解。以下十句则是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这十句主要通过咏叹万寿山上的古迹,来寄托对历史变迁的感怀。“思陵”、“罪归”、“茹恨殉社稷”三句,都是对明朝灭亡原因的议论。“至今”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渺小,最后两句又回到了咏史的主题上。全诗结构严谨,前后照应,感情深沉,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