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上坡仙亭,长江宛带幅。
冥茫万祀思,旷莽千里目。
雪堂末可寻,寒翠剩一掬。
东城自秀映,背市临花竹。
遂造扬云居,凭放郑虔椟。
秘函胎灵芬,欲持校天禄。
宝书百二国,足正后生读。
晷刻竭钻仰,眼眩虑楚蹙。
圣文天所开,重幽更秉烛。
嗟君探海槎,万怪穷箸录。
焚坑脱秦政,留遗狎徐福。
吾侪比鼹鼠,饮河暂满腹。
移舸雾雨空,梦堕临皋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全诗如下:

步上坡仙亭,长江宛带幅。    
冥茫万祀思,旷莽千里目。    
雪堂末可寻,寒翠剩一掬。    
东城自秀映,背市临花竹。    
遂造扬云居,凭放郑虔椟。    
秘函胎灵芬,欲持校天禄。    
宝书百二国,足正后生读。    
晷刻竭钻仰,眼眩虑楚蹙。    
圣文天所开,重幽更秉烛。    
嗟君探海槎,万怪穷箸录。    
焚坑脱秦政,留遗狎徐福。    
吾侪比鼹鼠,饮河暂满腹。    
移舸雾雨空,梦堕临皋麓。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步上坡仙亭,长江宛带幅。    
登上坡仙亭,眺望长江如带状展开。    
冥茫万祀思,旷莽千里目。    
在空旷的原野上放眼远望,思绪万千。    
雪堂末可寻,寒翠剩一掬。    
雪堂的遗址难以寻觅,留下的只有一捧残雪。    
东城自秀映,背市临花竹。    
东城的美景独领风骚,背对着繁华的市场,面对繁花似锦的竹林。    
遂造扬云居,凭放郑虔椟。    
于是造访了扬云居,在那里欣赏了郑虔的画卷。    
秘函胎灵芬,欲持校天禄。    
神秘的信封中散发着灵气,想拿着它去校正天禄阁的藏书。    
宝书百二国,足正后生读。    
珍贵的书籍价值连城,足以让后辈学子研读。    
晷刻竭钻仰,眼眩虑楚蹙。    
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眩晕,忧虑如同束缚。    
圣文天所开,重幽更秉烛。    
圣人的文教如天赐之恩泽,更需在幽暗之处秉烛夜读。    
嗟君探海槎,万怪穷箸录。    
感叹你像探索大海的探险者一样,记录了无数的奇异现象。    
焚坑脱秦政,留遗狎徐福。    
秦始皇的焚书坑和秦政的暴政被彻底废除,留下的痕迹让人怀念昔日的徐福等贤臣。    
吾侪比鼹鼠,饮河暂满腹。    
我们这些凡人只能与鼹鼠相比,只喝到了一河水的量。    
移舸雾雨空,梦堕临皋麓。    
乘坐小船在雾雨朦胧中前行,梦中坠落于临皋山的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武昌西山和黄州时所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及自己的感慨和联想。首联描写登上坡仙亭后眺望长江的景象。颔联以广阔的视野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思考。颈联通过对比雪堂遗址和繁花竹林的画面,展现了东城的美景。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古籍珍品的珍重以及对时间流逝的忧虑。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开阔,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文化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