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压石人峰,筑自赤眼禅。
历纪毁兵乱,荒残支数椽。
古木颇环绕,密护佛垆烟。
玉带罗汉图,老衲犹宝传。
谷擅溪音胜,咫尺迎玉渊。
涌湍拒叠石,撞击雷阗阗。
泄怒腾白龙,碎鳞舞回旋。
晴山影骨立,观象同逝川。
聚沫跨虹桥,刻显祥符年。
坡咏鲁直铭,怪伟括其全。
潭心验海眼,潜通第六泉。
中宵雷雨飞,应有蛟螭缠。
【注释】
七月十三日:此诗作于元丰七年(西元一〇八四年)七月十三日。隆恪:即李隆恪,诗人的族弟。含鄱岭:在今江西鄱阳西南。栖贤寺:在今江西德兴县。玉渊:指山名。三峡桥:即三叠桥,在今江西德兴南。琴志楼、老衲:皆佛寺建筑,在今湖北麻城县。谷擅溪音胜,咫尺迎玉渊:山谷中溪声响亮优美,距离玉渊寺只有几步之遥。玉渊:地名,在今湖北麻城县东。涌湍拒叠石,撞击雷阗阗:水流冲击着叠砌的石头,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湍:急流。唐人张祜《游天台山》诗:“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山川别有情。瀑布如丝千尺落,溅泉飞雪万花惊。”唐人张籍《天台晓望》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唐人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诗:“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宋人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唐人王维《终南山》诗:“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有时多雾日,每夜好风虚。”宋人王安石《次韵和甫见赠三首·其三》诗:“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洁。寄言岩上人,莫使百年闲。”宋人陆游《入蜀记》诗:“剑阁天下险,涪翁天下夸。凭高下临远,极目穷天涯。”清人龚自珍《己亥杂诗》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教日月换新天。”唐人刘禹锡《陋室铭》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宋人苏轼《前赤壁赋》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宋人黄庭坚《题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诸友》诗:“春到长门柳始青,宫花寂寞斗苔钱。可怜韩令功成后,卧听寒虫第一弦。”唐人杜甫《春夜喜雨》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宋人朱熹《观书有感》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唐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宋人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人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唐人李白《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宋人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唐人李白《静夜思》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人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人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宋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唐人王勃《滕王阁序》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人王勃《滕王阁序》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人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人李白《早发白帝城》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人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人杜甫《登楼》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唐人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人岑参《逢入京使》诗:“故园东望路悠悠,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宋人王安石《登飞来峰》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