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籍背怙恃,三釜痛靡及。
门户存二难,护妹宛依膝。
蔼然孝友怀,弥纶宦成日。
我索形骸外,异同忘道术。
才行或脱略,观变许达识。
乱作荒徼归,身世移恍惚。
庶陶虽未能,帝秦亦不屈。
策勋穿筑地,好事收遁迹。
终自惜羽毛,竹林无俗物。
诗句释义与赏析:
- “通籍背怙恃,三釜痛靡及”
- “通籍”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正式的朝廷官职,“背怙恃”意指摆脱了父母的保护。
- “三釜痛靡及”中的“釜”是古代的一种烹饪工具,这里比喻困境或困难重重。
- 整句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虽历经磨难,却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
- “门户存二难,护妹宛依膝”
- “门户”代指家庭或家族,此处可能指诗人有难以承受的家族责任。
- “护妹宛依膝”描述了诗人在艰难时刻仍关心照顾妹妹的情景。
-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挣扎的形象。
- “蔼然孝友怀,弥纶宦成日”
- “蔼然”意为温和可亲,“孝友”则指对父母的孝顺和对朋友的友爱。
- “弥纶”可能意味着处理事务的能力很强,“成日”即整天。
- 这两句赞颂了诗人在处理公务时表现出的温良恭俭让的品质。
- “我索形骸外,异同忘道术”
- “我索”表示追求,“形骸外”即超脱物质世界之外的境界。
- “异同忘道术”暗示诗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高远和超脱。
- 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
- “才行或脱略,观变许达识”
- “才能和德行有时可能会被忽视,但能够洞察事物的变化。”
- 这两句话强调了诗人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够突出,但对世事变化有敏锐的洞察力。
- “乱作荒徼归,身世移恍惚”
- “乱作”可能暗喻混乱的局面或动荡的社会环境。
- “荒徼归”形容局势混乱到了极点。
- “身世移恍惚”意味着诗人在动荡的环境中感到迷茫和不确定。
- “庶陶虽未能,帝秦亦不屈”
- “庶陶”可能是指平民百姓或普通人,而“帝秦”则指秦始皇。
- “未能”和“不屈”表明诗人虽未达到理想的境界,但在逆境中也不屈服。
- 这反映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 “策勋穿筑地,好事收遁迹”
- “策勋”意为记录功勋,“筑地”可能指修建道路等公共设施。
- “好事收遁迹”意味着虽然有好的行为,但最终隐退了,没有留下显著的痕迹。
- 这两句话可能表达了诗人在政治舞台上虽有功绩,但最终未能留下深远影响的经历。
- “终自惜羽毛,竹林无俗物”
- “终自惜羽毛”意味着最终会珍惜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 “竹林无俗物”出自《世说新语·雅量》,形容嵇康等人的高洁品质,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品格。
-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自己的纯洁和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