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滨拓仓园,树石稍斓斑。
有池有桥亭,圃蔬连榛菅。
主人按歌地,风日幽且闲。
缥缈出水榭,左顾扪钟山。
漪霭荡昏晨,去桨迷白鹇。
吟朋托高会,坐对颓阳殷。
笑语散凉飔,绰约迎云鬟。
二客海南北,拭眼为我还。
各残蛟蜃气,飘漾尊俎间。
万方愈多事,纳腹饱忧患。
为欢取偷生,休问触与蛮。
波上写初月,馀辉已在颜。
起携醉墨去,萤点难追攀。
仓园酒集喜子申自天津至夷叔自上海至【注释】1、仓园:指作者所建的花园。2、喜:高兴。3、子申:名,生平不详。4、自天津至上海:指从天津到上海。5、溪滨拓:在溪边扩展。拓展,扩大。6、树石稍斓斑:树木和石头略呈斑驳之色。7、有池有桥亭:有水塘、有桥梁、有亭子。8、圃蔬连榛菅:菜园里连着野草。9、主人按歌地:主人在土地上唱歌。10、风日幽且闲:风吹日暖,非常安静。11、缥缈出水榭:形容水阁轻飘如仙家仙境。12、左顾扪钟山:左顾是向左看,扪是摸的意思,意思是说用手去摸钟山。钟山:即南京钟山。13、漪霭荡昏晨:水面上的雾气荡漾着,使清晨变得暗淡无光。14、去桨迷白鹇:船上的桨不见了,使白鹇(一种鸟)感到迷惑。15、吟朋托高会:吟诗的朋友在这里设宴招待大家。16、颓阳殷:夕阳西下。17、笑语散凉飔:欢乐的气氛使人忘记了炎热。凉飔:微风。18、绰约迎云鬟:女子的发髻随着飘逸的云雾而飘扬。19、二客海南北:两位客人来自大海南北的地方。20、拭眼为我还:擦了擦眼睛,为我送我回来了。21、各残蛟蜃气:各自留下蛟龙和海市蜃楼的影子。22、万方愈多事:天下的事情越来越多。23、纳腹饱忧患:把肚子吃饱来解除忧虑。24、为欢取偷生:为了快乐不惜冒险。25、休问触与蛮:不要询问如何到达南方和西南地区。26、波上写初月:在波涛上映照着月亮。27、馀辉已在颜:余晖已经映照在脸上。28、起携醉墨去:起身拿着醉酒的笔走了。29、萤点难追攀:萤火虫的光难以追随追赶。
译文:
仓园中聚集朋友,非常高兴,子申从天津来到,夷叔从上海前来。
溪边扩展我们的园林,树木石头略带斑点。
有池塘有桥亭,菜园里连着野草。
主人在土地上唱歌,风吹日暖十分安静。
飘飘然的水阁像仙境一般,左边看时触摸着钟山(比喻人的心情)。
水面上的雾气荡漾着,使清晨变得暗淡无光。
船桨消失了,使得白鹇(即鹤)迷惑不解。
吟诗的朋友在这里设宴招待大家,坐在夕阳下饮酒。
欢笑声让人忘记了炎热,女子的发髻随着飘逸的云雾而飘扬。
两位客人来自大海南北的地方,擦了擦眼睛为我们送我们回来。
各自留下蛟龙和海市蜃楼的影子,波涛上映着月亮,余晖已经映照在脸上。
起身拿着醉酒的笔走了,萤火虫的光难以追随追赶。
赏析:
这首诗作于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时作者已六十三岁。这一年春天,他与友人在苏州仓园举行宴会,并写下了这首七绝。
全诗分为两段,前四句描写园林美景:春意盎然,花木扶疏,小桥流水,菜园相连,主人挥笔赋诗,宾客纵情畅饮,一派欢乐气氛。后四句描绘江上风光,波光粼粼的水面,映出初升的明月,夜幕降临后,江面一片昏暗,舟行不辨方向。最后两句以“为欢取偷生”收束全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苦乐无常的看法,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之心。
诗歌语言优美流畅,情感丰富细腻,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