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梦浴溪风,迭依鉴园柳。
百株割一凉,况逢新雨后。
楼居仰秃翁,背人歌哭久。
招携蔼诗流,忘言相与友。
循廊面钟山,石气漱肝腑。
一水聚兰桡,哀丝切吟牖。
波外群凫雏,烟际翻鸦舅。
列坐劝离觞,客如霄移斗。
七尺肮脏躯,兀对心语口。
直声不祥物,救亡古未有。
谏草满血痕,成就中风走。
归帆拂香垆,为我觅丹臼。
夙昔所识猿,犹挂藤枝否。
兴尽落东湖,应及折碧藕。
隐几万灵泣,安排柳生肘。
更使父老知,江南付钓叟。

鉴园酒坐送瘦唐侍御还里

悬挂梦的浴溪风,交错依傍在鉴园柳。

一百株割取一阴凉,何况逢见新雨后。

楼居仰视光秃翁,背对着人歌哭已久。

招引朋友蔼然诗流,忘却言谈相互结交。

绕过走廊面望钟山,石气洗涤肝腑。

一条小河聚拢兰桡,哀伤的丝弦切吟窗牖。

波外群凫雏,烟际翻乌鸦舅。

列坐在劝饮离别的美酒,客人如同霄汉移斗。

七尺肮脏的躯体,兀自面对心语口。

直声不祥物,挽救亡国古未有。

谏草沾满血液痕迹,成就了中风走。

归帆拂过香炉,为我寻找丹臼。

夙昔所识猿猴,还挂在藤枝吗。

兴尽落东湖,应及折碧藕。

隐于几万灵泣,安排柳生肘。

更使父老知晓,江南付钓叟。

注释:

鉴园:即鉴湖,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为鉴湖八景之一。唐侍御:唐代官职。侍御,指侍从皇帝出巡的官吏。

悬梦:悬想、幻想之意。

迭依:依次排列、依序而立之意。

百株:一百棵。

况逢:何况是。

楼居:居住在高楼。

背人:背对着他人。

招携:邀请、相邀之意。

蔼:和蔼、亲切之意。

循廊:沿着走廊。

面:面对之意。

钟山:即钟山寺,在南京市东北紫金山南麓。

石气:山峰的岩石气。

漱:洗涤之意。

一水:一条小河流。

兰桡:用兰草装饰的船桨或船。

哀丝:悲哀的琴声或歌声。

波外:波浪之外。

群凫稚:群鸭雏,即小鸭子。

烟际:烟雾的边缘。

列坐:并排坐下的意思。

劝离觞:劝饮离别之酒。

客如霄移斗:客人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多。

七尺:形容身材矮小,这里指身体高约七尺。

肮脏:脏乱不堪的意思。

兀:孤独的样子。

直声:正直的声音,不祥之物。

谏草:进言奏章的草稿。

血痕:血迹。

丹臼:磨墨石。古代研磨墨汁常用臼。

夙昔:从前、过去的意思。

猿猴:猿类动物的总称,也用来指人猿。

灵泣:指鬼神哭泣的声音,这里代指亡灵。

隐万:隐于数万。

安排:布置、安置之意。

父老知:让父老都知道。

江南:指现在的浙江和福建一带。

钓叟:垂钓老人。

赏析:

此诗为诗人送别唐侍御还里所作,全诗以景物描写为主,表达了诗人送行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开头两句“悬梦浴溪风,迭依鉴园柳。”描绘了诗人在鉴园中的所见所感。诗人站在鉴湖之畔,想象着梦中的景象,那沐浴在溪流中的风,交错排列在鉴园的柳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接下来“百株割一凉,况逢新雨后。”则是对诗人所见景象的进一步描绘。百株柳树在雨后的清凉感觉中显得特别舒适,这种独特的感受使得诗人更加陶醉其中。

接下来的“楼居仰秃翁,背人歌哭久。”则描绘了诗人在高楼中仰望天空的情景,以及他在背后歌唱和哭泣的场景。这些细节都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招携蔼诗流,忘言相与友。”则是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痴迷的表达,他渴望结识更多的诗歌朋友,与他们一起分享诗歌的快乐。

然后“循廊面钟山,石气漱肝腑。”描述了诗人沿着走廊欣赏钟山美景的过程,以及他在石气的冲刷下感到心情舒畅的感觉。

“一水聚兰桡,哀丝切吟窗牖。”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他将清澈的小河比作聚集在一起的兰花船,将哀伤的琴声和吟唱比作窗户前的景色,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

“波外群凫雏,烟际翻鸦舅。”描绘了诗人在远处看到小鸭和乌鸦的画面,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艺术感。

“列坐劝离觞,客如霄移斗。”则是诗人对宴会场景的描绘,他邀请朋友们一起饮酒作乐,大家欢聚一堂,仿佛星星一般璀璨夺目。

“七尺肮脏躯,兀对心语口。”则是诗人对自己身体的不满和自嘲,他觉得自己的身体矮小肮脏,但却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思考。

“直声不祥物,救亡古未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直声音的重要性的思考,他认为正直的声音是一种神圣的力量,可以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谏草满血痕,成就中风走。”描绘了诗人在写奏章时不慎染上疾病的情景,他因此被贬谪到了远方。

“归帆拂香垆,为我觅丹臼。”则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表达,他希望能找到一位懂得制作丹药的人帮助治疗自己的疾病。

“夙昔所识猿,犹挂藤枝否。”则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之情的表达,他曾经结识过的猿猴是否还在呢?

“兴尽落东湖,应及折碧藕。”描绘了诗人在东湖中尽情游玩的情景,他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隐几万灵泣,安排柳生肘。”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感慨之情的表达,他看到了无数的灵魂都在哭泣,而这些哭泣的声音就像柳树枝丫一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更使父老知,江南付钓叟。”则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表达,他希望家乡的人们能够了解他的处境,并让他能够安心地度过余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