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藉拔木风,鸡犬夜惊徙。
晓抹雷电痕,千山如病起。
乌鹊微飞翻,始恋霄日美。
满陂红踯躅,低抑烟光里。
我亦中酒人,两眼斗恢诡。
西麓程翁舍,警盗发闾里。
反避匿城市,世变竟安恃。
毅豹互相妨,谁解无生旨。
观化贤圣人,自憙偿一死。
蛙声彼何物,阁阁盈吾耳。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理解全诗的意思和每句话的含义,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概括出答案要点。
“狼藉拔木风,鸡犬夜惊徙”写诗人在雨霁楼望的情景。“狼藉”指杂乱无章的样子,用来形容风雨过后,满目萧条的景象;“拔木”是形容风雨的力量大,树木被连根拔起,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风雨的惊恐之情。“鸡犬夜惊徙”,是说风雨过后,鸡鸣狗叫,人们纷纷逃离家门。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雨后乡村图,展现了一个“狼藉”“拔木”的景象。“晓抹雷电痕,千山如病起。”写诗人观景之后的感受。“晓抹”是早晨,“雷电”指雷声和闪电。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晨曦初照、山色如病的画面。“乌鹊微飞翻,始恋霄日美。”“乌鹊”指乌鸦,“霄日”指明亮的太阳,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这句诗是说,乌鸦在清晨飞来飞去,开始留恋着明媚的阳光。乌鸦尚且如此向往美好时光,何况人呢?诗人以“微飞翻”的乌鹊反衬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悲愁。
“满陂红踯躅,低抑烟光里。”这是写诗人看到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心中顿生感慨。“踯躅”是一种草名,此处借指杜鹃。“低抑”是指低沉压抑。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满山遍野杜鹃盛开、郁郁葱葱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我亦中酒人,两眼斗恢诡。”诗人说自己也是一个爱喝酒的人,因为喝醉了酒,眼睛瞪得圆圆的,显得十分古怪。“中酒人”即醉酒之人,“斗恢诡”是说睁大眼睛瞪着看。这两句诗人自谦说自己也是爱喝酒的人,并且醉眼迷离,一副怪样子,表达了他对人生世事的感慨。“西麓程翁舍,警盗发闾里。”“西麓”指西面的山坡或高地上的房屋,“程翁舍”是说程姓老人的家。“警盗发闾里”是说有盗贼在乡间作乱。这句诗是说盗贼已经侵入程翁的住宅。“反避匿城市,世变竟安恃。”这是说盗贼入侵后,反而躲到城里躲避,认为天下已经安定,可以依靠。“世变”是说社会变迁、世态炎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毅豹互相妨,谁解无生旨?”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感慨。“毅豹”是说老虎和豹子。“互相妨”意思是虎豹相互伤害。“生旨”是说生活的意义。这两句诗意为:虎豹相争,结果两败俱伤,这又有什么意义呢?诗人感叹世间万物相残相害,没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观化贤圣人,自憙偿一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只有圣贤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心甘情愿地死去。“自憙偿一死”是说自己愿意为了真理而死。这两句诗是说诗人在观察万物的变化时,领悟到了其中的哲理,因此他愿意为了真理而献身,哪怕死亡也在所不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以及他的哲学观念。“蛙声彼何物,阁阁盈吾耳。”最后一句是诗人在描写自己的心境。“蛙声”指青蛙的叫声,“阁阁”指声音响亮的样子。诗人听到蛙声不绝于耳,内心感到烦闷不安。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诗人听到蛙声不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烦躁不安。
【答案】
译文
暴雨过后,我站在楼上远眺,只见狂风卷起了落叶纷飞,鸡犬惊慌失措地四散奔逃。黎明时分,电闪雷鸣,大雨滂沱过后的群山仿佛病态一般。乌鸦在树林中飞翔盘旋,我不禁羡慕起它们的矫健美丽。满坡满岭都是鲜艳的杜鹃花,它们在烟雾弥漫中若隐若现。我也常常沉醉于美酒之中不能自拔,如今双眼瞪得大大的,显出一副古怪的模样。程家的老宅被盗贼洗劫一空,他们却反而躲到城里,认为天下已经安定,可以依靠。虎豹相争,最终只能同归于尽。谁又能理解这其中的真正道理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观景后感怀之作。开头二句写景:“狼藉拔木风,鸡犬夜惊徙”,“狼藉”指杂乱无章的样子,用来形容风雨过后,满目萧条的景象;“拔木”是形容风雨的力量大,树木被连根拔起,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风雨的惊恐之情。“鸡犬夜惊徒”,是说风雨过后,鸡鸣狗叫,人们纷纷逃离家门。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雨后乡村图,展现了一个“狼藉”“拔木”的景象。
第三四句写诗人观景之后的感受:“晓抹雷电痕,千山如病起”。 “晓抹”是早晨,“雷电”指雷声和闪电。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晨曦初照、山色如病的画面。“乌鹊微飞翻,始恋霄日美。”“乌鹊”指乌鸦,“霄日”指明亮的太阳,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这句诗是说,乌鸦在清晨飞来飞去,开始留恋着明媚的阳光。乌鸦尚且如此向往美好时光,何况人呢?诗人以“微飞翻”的乌鹊反衬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悲愁。
第五六句是诗人看到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后的感慨:“满陂红踯躅,低抑烟光里”。“踯躅”是一种草名,此处借指杜鹃。“低抑”是指低沉压抑。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满山遍野杜鹃盛开、郁郁葱葱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第七八句写诗人自己也是个嗜酒之人,并且因为喝得太多而瞪圆了眼睛:“我亦中酒人,两眼斗恢诡”。诗人说自己也是一个爱喝酒的人,但因为他喝得太多,所以眼睛瞪得圆圆的、怪怪的。这两句诗人自谦说自己也是爱喝酒的人,并且醉眼迷离,一副怪样子,表达了他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第九十句写盗贼入侵后,程翁的家被洗劫一空,而盗贼们却逃之夭夭,不敢在城里停留:“西麓程翁舍,警盗发闾里。” “西麓”指西面的山坡或高地上的房屋,“程翁舍”是说程姓老人的家。“警盗发闾里”,是说有盗贼在乡间作乱。这句诗是说盗贼已经侵入程翁的住宅。
十一两句写盗贼入侵后,程翁的家被洗劫一空,程翁不得不躲到城里避难,而盗贼们以为天下已经安定,可以依靠,于是便得意忘形:“反避匿城市,世变竟安恃。” “世变”是说社会变迁、世态炎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十二句写诗人对虎豹相争、最终同归于尽的感慨:“毅豹互相妨,谁解无生旨?”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感慨。“毅豹”是说老虎和豹子。“互相妨”意思是虎豹相互伤害。“生旨”是说生活的意义。这两句诗意为:虎豹相争,结果两败俱伤,这又有什么意义呢?诗人感叹世间万物相残相害,没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十三十四两句写诗人观化贤圣人:“观化贤圣人,自憙偿一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只有圣贤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心甘情愿地死去。“自憙偿一死”是说自己愿意为了真理而死。这两句诗是说诗人在观察万物的变化时,领悟到了其中的哲理,因此他愿意为了真理而献身,哪怕死亡也在所不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以及他的哲学观念。
十五十六句写诗人看到满天青蛙呱呱直叫的景色时的烦恼和焦躁:“蛙声彼何物,阁阁盈吾耳。”最后一句是诗人在描写自己的心境。“蛙声”指青蛙的叫声,“阁阁”指声音响亮的样子。诗人听到蛙声不绝于耳,内心感到烦闷不安。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诗人听到蛙声不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烦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