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披破肉风,车下指幽宅。
阶廊排晚菊,芳丛犹笑客。
斯人形影同,自护不死魄。
搅空霜霰气,咀含入吟席。
肺肠作剑铓,万怪为辟易。
世外宁有人,结梦冷如石。
独存一尺管,与花对朝夕。
孰云非我秋,仰天话今昔。
【注释】:
- 携仁:指带着仁义之心。
- 李道士:唐代著名道士李渤,字元济,号道玄先生,曾隐居于太夷山海藏楼中,自号“幽栖居士”。
- 披披破肉风:披披破,形容风吹拂的样子。
- 车下指幽宅:意谓从车上向下望去,仿佛看到幽居之处。
- 阶廊(jiān láng)排晚菊:阶廊排列着傍晚时分的菊花。
- 斯人形影同:此人与我的身影相似。
- 自护不死魄:意为自己保护着不死的灵魂。
- 搅空霜霰气:搅扰着空中的霜雪和飞花。
- 咀含入吟席:口中咀嚼着这些景物而进入吟诗的境界。
- 肺肠作剑铓:比喻诗情如同锋利的宝剑。
- 万怪为辟易:使所有的奇异之物都退避三舍。
- 世外宁有人:世上难道会有这样的人吗?
- 结梦冷如石:如同梦中之梦一般冷寂、清冽。
- 独存一尺管:只保留一寸长的竹管。
- 与花对朝夕:就像花儿一样陪伴我度过每一个早晨和黄昏。
- 孰云非我秋:谁说不是我在秋天?
- 仰天话今昔:仰望天空,回忆往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渤在太夷海藏楼赏花的情景。他携带着仁义之心,与道士一起游览这座幽静的园林。他们站在台阶上,欣赏着摆放在阶梯上的晚菊。这些菊花散发着迷人的香气,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
此时,一阵寒风吹来,诗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仿佛与这个世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然而,他却能够保护自己的灵魂,不被世俗所侵扰。他的诗情如同锋利的宝剑,使得所有的奇异之物都退避三舍。他的内心充满了宁静和清凉,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地方。
诗人感慨地说:“世外宁有人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困惑和无奈。他无法理解为何人们总是生活在纷扰和争斗之中,却忘记了享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于是,他仰望天空,回忆起过去的岁月,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