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百鸟翻,起拂凋伤木。
败蕉与枯苇,爨丁付缚束。
墙角弹所穿,涂塈不待筑。
何堪数岁时,荒城送悲哭。
我生游羿彀,去住一老秃。
稍悬顽钝姿,入咏万蛮触。
循廊吹野马,驻步西头屋。
宛接呻吟地,药氯围残烛。
今来觅糟床,尚有巾可漉。

【注释】

①留别散原别墅杂诗:是诗人在离开散原别墅时写的一组诗。留别,告别。②起拂:指拂去。凋伤木:枯萎的树木。③败蕉:枯黄的蕉叶。④爨丁:烧饭的人,泛指炊事人。⑤弹所穿:弹弓所击穿的。⑦涂塈:涂抹。不待筑:不需筑墙。⑧数岁:几年。⑨羿彀:即后羿之弓。⑩顽钝姿:笨拙的姿态。⑾万蛮触:指各种奇异的野兽。⑿循廊吹:沿走廊吹奏。⒀西头屋:西边的屋子。⒁宛接:弯曲连接。⒂药氯围残烛:药瓶围绕的残存的灯火。⒃今来:近来。⒄糟床:酒糟铺成的床。⒅巾可漉:毛巾可以擦手。

【赏析】

《留别散原别墅杂诗》共有七绝六首,这是第三首。前四句写鸟语花香,晨光明媚,一派生机,然后以“起”字一转,写园中花木凋零,鸟儿不再鸣唱,诗人感慨万分,写下“败蕉与枯苇,爨丁付缚束”这两句。“爨丁”是古代掌管烧火做饭的人,这里用其代指烧火做饭的炊事人,也暗指诗人自己。“付缚束”,指捆绑起来,喻示作者对衰败景象的无奈心情。接下来写墙角弹弓击鸟,墙上涂抹,残烛未熄,药瓶旁还残留几支蜡烛,这些景象都显得如此凄凉,令人不胜伤感。结尾两句“何堪数岁时,荒城送悲哭”。作者感叹时光流逝,不禁潸然泪下,悲从中来。全诗语言朴实,感情深沉,意境凄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

此诗写诗人离去别墅时所见、所闻、所感。开篇“晨光百鸟翻”,点明时间是在清晨,阳光明媚,百鸟齐飞;接着“起拂凋伤木”,则写出了诗人所见之景,晨光之下,园中的树木已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一片凋零。而诗人此时的心情却异常复杂。“败蕉与枯苇,爨丁付缚束。”这句中,有三层含义。首先是“败蕉”和“枯苇”,它们本是自然之物,但此刻却让人联想到了生命的易逝和世事的沧桑。其次,“付缚束”,暗含着诗人对这些景物的无奈和悲哀,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景色再也不会重现了。最后一句“墙角弹所穿,涂塈不待筑”,则是诗人对于园中鸟声消失的直接描绘。他站在墙角,用弹弓射向鸟儿,但鸟儿早已不见踪影,只有墙上的泥土还未干透,仿佛还在等待着下一次筑巢的机会。这一句虽然看似平淡无奇,但却蕴含着诗人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接下来几句诗,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更广阔的空间。“宛接呻吟地,药氯围残烛。”这里的“呻吟地”指的是那些因疾病而呻吟求医的土地,而“药氯围残烛”则形容病室之中弥漫着药味和蜡烛燃烧时发出的微弱光线。通过这两组意象的对比,诗人似乎在暗示着一种生死离别的情感。然而,这种情感并未得到充分的表达,反而被诗人巧妙地隐藏于诗句之间,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空间。

最后两句“今来觅糟床,尚有巾可漉”,则是诗人对于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糟床”指的是酒糟铺成的床,象征着过去的时光;而“巾可漉”则表示现在依然有人能够找到干净的毛巾来擦拭自己的脸面。尽管时光已经流逝,但人们仍然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人性的一种深刻理解和肯定。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赞誉。它不仅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散文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相结合,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也传递出作者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人性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