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风猊豹号,及晨乱飞雪。
遂过道人庐,壁立冷积铁。
窗罅絮花眩,鳞瓦皎玉屑。
铃语答低昂,车音递呜咽。
酒徒散不归,泥涂影跛鳖。
古抱自相暖,醇酿发扃鐍。
乳扇味滇徼,牢丸制阃闑。
对案表微醺,万愤卷谈舌。
丧乱驱儒冠,羸饿满行列。
夷市今秦坑,存遗供一瞥。
扪腹傲天幸,默祷谥饕餮。
湿衣睨寒空,忍忘假盖别。
【注释】
- 正月晦雪:指农历正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腊月最后一天。晦,阴历每月末日为晦日。
- 李道士:指李姓的道士。醇酿:好酒。
- 醉写所触:即醉后写下所见所感。
- 夕风猊豹号:夜晚狂风中猛兽怒吼咆哮。猊,狻猊,传说中狮子的形象。豹,豹子。豹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比喻猛兽。
- 及晨乱飞雪:等到天亮,天空飘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及,等到。
- 遂过道人庐:于是路过道士的茅屋。遂,于是。
- 壁立冷积铁:墙壁高耸如铁壁一般矗立在雪中。壁立,形容高耸。
- 窗罅絮花眩:窗缝里飘进雪花,如同花一样令人眼花缭乱。
- 鳞瓦皎玉屑:屋顶像鳞片一样晶莹剔透,犹如玉屑洒落。鳞,鱼鳞状的瓦片。
- 铃语答低昂:风铃随风摇曳发出清脆的响声,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
- 车音递呜咽:车轮碾过雪地发出的声音,时断时续,仿佛是在呜咽。
- 酒徒散不归:酒友们喝得酩酊大醉,一个个都走了,没有一个人回来。
- 泥涂影跛鳖:泥地上的影子显得异常模糊,就像一只跛了脚的鳖。
- 古抱自相暖:古代人用被子取暖,相互传递温暖。
- 醇酿发扃鐍:醇厚的酒香从酒瓮中散发出来。
- 乳扇味滇徼:用乳扇(一种乳制品)来品尝云南边境地区的美食。
- 牢丸制阃闑:将肉丸子制成适合边疆地区食用的形状,以抵御寒冷。
- 对案表微醺:端坐桌前,微微有些醉酒的样子。对案,面对餐桌。
- 万愤卷谈舌:万千烦恼汇聚在一起,仿佛要把嘴巴都卷起来似的。
- 丧乱驱儒冠:因战乱而失去了读书人的帽子和头巾。丧乱,战争动荡。儒冠,古代读书人的头饰和帽饰。
- 羸饿满行列:因为饥饿消瘦,到处流浪乞讨。羸饿,瘦弱饥饿。行列,行走的队伍。
- 夷市今秦坑:如今的集市已经变成了秦国的废墟。夷市,原本繁华的市场,如今已变成废墟。秦坑,秦国的废墟。
- 存遗供一瞥:留下的遗迹只能让人远远地看一眼。存,残留下来的。一瞥,一次瞥见的机会。
【赏析】
《正月晦雪过李道士出醇酿饮之醉写所触》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表达作者饮酒作诗情感的七言绝句。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雪景、人物、酒水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热闹的冬日画面。
首句“夕风猊豹号”描写了傍晚的风声和凶猛的野兽叫声,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接着两句“及晨乱飞雪”和“遂过道人庐”,则描绘了第二天清晨大雪纷飞的景象以及作者走过道士住所的情景;第三句“壁立冷积铁”进一步渲染了雪景的壮丽;第四句“窗罅絮花眩”,则通过窗户缝隙进入的雪花让作者产生了眼花缭乱的感觉;第五句“鳞瓦皎玉屑”,则形象地描绘了屋顶被白雪覆盖的景象,宛如玉石碎片撒落;第六句“铃语答低昂”,则描写了风铃随风摇曳发出的悦耳声音;第七句“车音递呜咽”,则通过车轮碾过雪地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凄凉和无奈。
整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却十分优美动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即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抒发。